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年的儿童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 01:31  第一财经日报

  任绍敏 胥会云 田享华

  家人很疲惫,林泽雪却很兴奋。这个小男孩第一天来看世博,他还要再参观2天。

  “很奇妙,很立体。”林泽雪觉得自己以前玩的那些东西都太“低级”了。虽然只有9岁,但他觉得,世博园里那些高科技的,可以动手组装、触摸、感受的东西,才更适合“已经长大了”的自己。

  29日,林泽雪一家和邻居一家“组团”从广东顺德来上海看世博会。妈妈们安排了一个3天的参观行程。

  他试图向记者描述自己看到的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咔咔,要扭一扭,再拼在一起。”虽然听得人一头雾水,但不妨碍他的快乐。

  简单的快乐

  “其实我们大人也看不太懂。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我也讲不太清,但觉得孩子应该来看看。”29日,10岁的孙胤辉一大早跟着妈妈一起从江苏南通来上海,在浦东看了几个馆之后,傍晚来到浦西片区。

  夕阳下,孙胤辉和妈妈蹲在地上研究下一步的行程。“我知道了葡萄牙的软木,还有蛋挞,很好吃。还知道了比利时的巧克力,还有圣马力诺这个国家。”他之前从未听说过圣马力诺,这天,圣马力诺的章盖在了他手中的园区导览图上。对一个全新世界的兴趣由此萌生,他开始热衷于敲章。但是,29日这天出其不意而至的50.5万人的客流,让孙胤辉很难进入更多的场馆,“只能等下次再来了。”

  11岁的陈雨宁显得成熟一些。看了荷兰馆之后,他做了一个总结:“荷兰是一个很休闲的国家,牧场多,有很多牛羊,他们的生活也很有条理。”

  刘语涵换好警察服出来,对妈妈绽开一个甜美的笑容,然后和伙伴们“执行任务” 去了。这已经是刘语涵第二次来育乐湾了。

  5月24日,她和妈妈一起开始了为期5天的世博之旅,当晚,母女俩直奔世博浦西片区的育乐湾,体验了一把当“邮递员”的快乐。育乐湾是一个专门为孩子营造的世界,孩子们能在这儿体验30种不同的职业。在武汉读幼儿园大班的刘语涵6岁还不到,她用“很好”来形容自己在育乐湾的感觉。语涵的妈妈说,29日一大早,语涵就嚷着要再来育乐湾,想一整天都泡在这儿。

  对这些孩子来说,参与、分享、游乐,是他们在世博园里最重要的事情。当整个世界微缩起来,近在咫尺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开始目不暇接地享受这个巨大的礼物。

  影响孩子对世界和未来的认知

  温柔可爱的丹麦“小美人鱼”,能呼吸、眨眼、微笑的西班牙娃娃,圆脸、圆耳、小豆眼的荷兰米菲兔,色彩斑斓的墨西哥“风筝森林”,外形像一朵巨型蒲公英的“英国馆”……走在世博园区,不用仔细寻找,童趣无处不在。

  瑞典馆外的游乐屋是孩子们的乐园,没有排队的烦恼,可以尽情玩耍。瑞典馆内,一楼大厅的秋千和二楼的巨大滑梯,不光孩子们喜欢玩,也会让大人们童心大发。

  俄罗斯馆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宝贝,储藏太阳能的鲜花、水果造型的房子、蜻蜓造型的巨型风车……林语涵的妈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她还准备带女儿去俄罗斯馆。来之前,她搜集了很多资料,认为童话般的俄罗斯馆值得带小孩去看。

  有不少场馆希望借自己展示的内容,影响孩子们对世界和未来的认知。或许有一天,他们播撒下的种子就会在参观过世博会的孩子们心中发芽开花。

  日本馆并没有刻意在儿童节前后准备什么活动,但在其馆内的表演和展示的内容中,就已经考虑到了儿童的需求。比如在主题表演中,就有以孩子为主角的音乐剧。

  日本馆方面表示,他们希望来到日本馆参观的孩子,可以淡化国别印象,因为在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合作、超越国家,这也是日本馆的主题“心之和、技之和”希望传递的理念。日本馆有关人士说,日本馆此次的展示特意强调了文化上与中国的传承关系,“日本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希望孩子们了解两国之间在各领域的合作。”

  美国馆的主题电影《花园》也讲述了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小女孩。一开始,她希望将堆满垃圾和废弃物的社区角落改造成花园,但遭遇了很多成年人的冷淡,以及同龄孩子恶作剧式的破坏,甚至还有风雨的摧残。但最后,众人齐心合力,使她的梦想得以实现。影片的结尾,这个社区鸟语花香,充满生机,人们团结友爱。

  “热情、有勇气,并且愿意将梦想付诸行动”——对看过这部短片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念或许能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一位游客告诉本报记者,这种切入角度小的电影比起一些宏大叙事的主题片更易打动人心。

  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以“直达2030”主题,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和儿童。而到了2030年,现在的青少年和儿童将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他们也是该馆最关注的一代。“希望我们的展出可以打开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更有勇气和毅力去把梦想变成现实。”该馆负责人如此阐释自己的希望。

  德国馆则用玩具构建了一些生动温馨的场面:孩子和老人欢聚一堂,一起喝咖啡;年轻人照顾老人和孩子;孩子们为老人们唱歌……这事实上是德国推行的“多代屋”项目的一个样板,旨在让不同代际的人们在一起互动、交流,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上海世博会“健康大使”李宁也通过本报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建议:“希望更多青少年去城市最佳实践区、去企业馆看看。”因为那儿会展示企业的技术革新,展示对未来生活的梦想和憧憬,比如未来的航空是怎样的,未来的汽车是怎样的,未来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在他看来,这些恰恰是世博会最有价值的。

  帮更多孩子来看世博

  参观世博会,对于很多城市孩子来说,或许很容易实现,而那些偏远地区或者因为家庭贫困或疾病而难以来上海的孩子们,要实现一个“观博梦”并不容易。但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参展者、赞助商,甚至与世博并不直接相关的企业和社会机构,都在积极地促成这些孩子们的世博梦想。

  6月1日,宝洁公司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迎世博·宝洁杯”全国宝洁希望小学绘画比赛将进入评选环节。在3~5月的三个月间,宝洁收到了来自宝洁180所希望小学的200余幅学生作品及数十幅宝洁员工子女画作。

  作为世博会美国馆的首席赞助商,宝洁在美国馆举办的公益活动将邀请一等奖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对外事务部高级经理王成仓告诉本报记者,宝洁在上海的员工6月12日还将走进安徽歙县的希望小学,为更多孩子讲解世博。这个名为“世博下乡”的系列活动还会延伸至其他希望小学。

  李宁也会在今年7月陪安徽阜阳的一些艾滋患儿前来看世博。他说:“世博盛事,我们希望这些孩子也能有机会来参与、来感受。”李宁认为,对于来参观世博的孩子来说,“世博这么多项目很难马上吸收,但这种感受会给他们以启发,开拓他们的视野。答案不一定在世博,而会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

  6月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医的25个白血病孩子将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参观世博园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告诉本报记者,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他们安排了2个馆,一是红十字和红新月馆,一是澳大利亚馆。“我们想让孩子体会一下人道救助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理念。”因为不能走太多的路,孩子们只能在园区里看看场馆的外观。

  季庆英说:“白血病孩子在治疗期间,他们和他们的家长都是很压抑的。所以我们也想实现一下孩子们的愿望,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色彩,看看外面的色彩也是多种多样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