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笔有墨”一画痴——凡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 00:02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李向建 张爱国

  

“有笔有墨”一画痴——凡宽
“有笔有墨”一画痴——凡宽
“有笔有墨”一画痴——凡宽
凡宽小传:

  凡宽,本名张勤,号大宽,1960年5月出生,江苏金坛人。2009年考入北京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名家研修班唐辉山水画工作室。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常州江南国画院副院长,金坛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作品:

  国画《长白夏日》入选2001年第二届江苏省山水画作品大展,同年国画《长白寄情》系列被《画刊》杂志提名入选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2003年,国画作品《满山金色秋风爽》入选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并获银奖;2005年,国画作品《延边风情》入选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新世纪中国山水画四百家”称号;2006年,国画作品《长白山之冬》入选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美术作品展,国画作品《日出东方》入选全国城市山水画展;2008年5月作品《秋意长白》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并获优秀作品奖;2009年5月作品《春到长白》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倡导绿色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美术作品展”。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以其眼,以其心,以其情来表现山水之造化,人文之精神所在。笔者亦自喻深有其情怀。

  笔者向建与凡宽先生交往已有三十载,感到他是画界名副其实的“画痴”,他的绘画生涯令人回味,着实能从中感悟到许多。凡宽是一个坚强有信念的人,一旦他认定要做的事情,便会无怨无悔地做下去。笔者爱国于已丑年春夏之际,在京城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名家高研班上与凡宽邂逅,交往时日虽短,却是相见恨晚。

  凡宽,凡事心宽。凡宽之凡,取自卓越非凡的艺术家梵高之梵,凡宽之宽取自宋画泰斗范宽之宽,真是取名有道,可见其人志向高远。

  中国山水画是通过自然景观的再现,赋予自然山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审美的精神观照。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一直是中国山水画的主流意识,凡宽之路亦不例外。那些来自古人的小斧劈,长、短披麻,解索,雨点等众多皴法,成为其案头之兴,终成其腕下掌控之物。经过他精心构思,将造型规律,技法语言,思维模式融为一体的山水画,和人类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律动和精神力量,不同的山水画面貌,也体现出不同的生命意义与不同时代的精神特质。

  凡宽的山水画作,饱满的构图中将当下人文精神,一一浓缩在画面上;他用沉涩而又自然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迎面而来的山势,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总能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有一种耐人寻味,一山要比一山美的感受油然而生。

  聪慧的凡宽,并未以此为豪,而是应苦瓜和尚所言“至人无法,非天法也,无法而法,乃为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伴随其军旅生涯的习墨之地长白山,时而冰封雪飘,时而万顷吐绿,苍苍茫茫,寂寂寥寥。正是此片沃土,成为凡宽艺术之旅的重要驿站。

  凡宽国画作品《山村新绿》在1982年入选全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时,22岁的他已经为这块充满原始生命的白山黑水放出心头之歌。而后的几十年间,虽然回到苏南故土,毅然临池依旧,砚田笔耕,而那刻苦铭心的长白情结陪伴着他直至天命之年。每年他都遥遥北上,沿道长白,重温他那水墨语境的成长之地。

  2006年12月,作品《日出东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城市山水画展”。2008年5月,作品《秋意长白》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并获优秀作品奖。2009年5月,作品《春到长白》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倡导绿色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美术作品展”。

  “人生最大的欢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古人如是,今人亦是。凡宽在追求自我的同时,更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良师益友。他在以笔墨表现山水本体的基点上,努力吸纳着来自诸多大师巨匠的笔性讯息,他从宋范宽《溪山行旅图》临起,至明代沈周、董其昌,清代龚贤、王翚、石涛、吴历。尤其当代山水大家陆俨少先生行云流水般的水墨意味,更使他心存高峣。

  凡宽以“有笔有墨”的水墨画技法立足,注意写生性的研究,在林立的水墨体系中,新探灵苗,师造化复师诸心。在无数次苏南往返长白山的南辕北辙之中,力求将中锋线条敷以水墨渲染的技法,去表现南北方生存间的自然物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凡宽将一批近日画作摆在我眼前的时刻,不仅是为之一动,更是触摸到他那种在乎生命过程的真正意蕴。

  如果说梵高以胸中烈火渴望生命,范宽以大真大实记录生命,那么凡宽则在南北方游历中挟着跌宕情感去感悟生命。他的情怀不是去简单地匹配自然物象的组合,更不是机械性地下意识去模仿与再现前人的生命空间。

  两方水土养一人,地域性的生存矛盾不得不促使他艺术地主观地审视一切,何况不是凡宽独特生命线的折射,而唯一所达。“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凡宽所乐之处,在于一个拳拳江南之子的水墨情怀正朝着超越客观,超越科学的方向去悟化自然万物,这正是他区别于他人的玄机与奥妙之处。我们由衷地祝福凡宽在这一奇特的水墨情怀之中畅游,像《中庸》所说:“天地之道,博也,厚也,明也,悠也,久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