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监管中国模式难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 00:33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

  

PE监管中国模式难产
虽然与国际同行相比,享受着相对繁荣宽松的市场环境。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方刺激民间投资的旗帜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Fund,下称PE)仍然正在试图在生存与法制环境中谋求着空间。

  然而监管缺失仍然是目前本土私募所面临的最大尴尬。去年6月底,删改数次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发改委报送到了国务院。在2006年以来进行的先后三批试点之后,人民币的PE基金仍在争取合法的出生渠道。历经十余载,这个主要面向富人的游戏,仍然缺失明确规则,关于PE的审核与监管,是一个久议不决的话题。

  “PE+创投,直融5000亿元没问题”

  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论坛上,厚朴投资创始合伙人方风雷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空前发展的好时期。“我国1997年就明确提出了产业基金作为发展基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提高融资比重。过去讲融资就是股票融资,多渠道提高融资比重,把股权融资和股票融资共同作为直接融资。”方风雷说。

  “2007年IPO是一个高潮,

  2009年是一个高潮,PE差不多十年来,每年10亿人民币,在新增贷款比例当中也是很低的。我们想如果有两三万亿属于直接融资定位就不一样了,整个中国经济结构资产负债表也不一样了,PE加上创投搞到5000亿元不是问题,就是没有很好的引导组织。”方风雷如是表示。

  金融风暴在全球范围仍然肆虐难息,从凯雷到黑石,曾叱咤华尔街的投资巨擘皆已归于沉寂,但在中国,从2009年至今的一系列行业并购,仍然显示着蓬勃正兴的形势。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09年,定位投资在中国的PE总募资额大约是960亿元,这个数量与金融危机之前一年接近4000亿元的规模相比,是大有下降,但是,2009年底、2010年初,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规模和数量出现快速反弹,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有11家人民币基金宣布募资。

  浩浩涌入中国PE队列中的,资金量的主导,是规模庞大的产业基金,从2006年到2009年底,国务院批准了10只产业基金,总获批基金规模达到1400多亿人民币。此后陆续备案包括:200亿元航天产业基金、上海50亿元航运产业基金以及号称规模为300亿元的曹妃甸产业基金等。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地方政府资金,批准设立发行20只总规模为92亿元的地方引导投资基金。

  在此之前,国内的券商系、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介入PE投资,加之更早些进入中国的美元风险投资,中国PE的队伍还在不断发展扩大。

  从PE对经济和产业的推动功能来看,PE市场的庞大,可以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供多层次的融资平台;而过往以VC为主的风险投资,则对IT、通信、互联网业、新能源等高技术依赖、高创新的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最为直接的推动作用,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业的后续发展,亦离不开PE力量的支持。

  法规与框架缺失仍为主要问题

  “虽然国务院文件写了很多,业界也成立了很多机构,社保也搞了好多投资,我们就很关心股权投资融资管理办法什么时候出台?”曾经被三度授命作为起草小组组长的方风雷认为,每一个金融产品,每一项金融创新,总有一个过程。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筹备组组长邵秉仁介绍,今年4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我国2010年重点改革任务,其中明确指出:“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

  “这一明确的改革导向,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空间。但在趋势向好的情况下,我们更要看到目前股权投资基金行业所面临的问题,要深入研究解决,才能取得改革的实际成果。”邵秉仁如是表示。

  邵秉仁同时表示,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与监管思路和监管框架不明确是目前股权基金行业的主要问题,为此邵秉仁表示,尽快明确行业立法基础。

  据邵秉仁介绍,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对股权投资行为,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为进行专门界定。2005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共同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将创业投资基金单立出来并随之颁布了两个与之配套的法规,分别为:于2006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做好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申请受理工作的通知》和于2006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从200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先后推动了三批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并以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经验为基础起草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2009年8月上报国务院。目前由于有关部门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存在疑义,至今未有结果,因此,建议国务院加强对有关部委的协调,求同存异,尽快完成起草工作并颁布,为股权基金行业的发展建立制度基础。

  邵秉仁同时表示,我国的股权投资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实业投资领域,不会威胁传统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而目前尚不允许商业银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社保、保险类机构的投资非常有限,因此股权基金的经营不会影响传统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仍需要保持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可以较快地促进股权投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保持与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监管体制的一致性。”邵秉仁说。

  对于确立行业监管框架,邵秉仁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有关部门应该同心协力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建立一个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符合行业规律的监管自律框架体系,即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分业监管与地方政府层面的监管相结合,行业性组织(协会)自律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框架。

  制度完善和寻找出口

  而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则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正在面对一些新的趋势。“首先,从政府各方面,社会各界的共识来讲,这个行业还是发展,在年底国务院都有几次文件提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虽然这两年这个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多数都还是一些中小型的基金。真正规模在50亿人民币以上的基金在国内还是屈指可数。”除去规模,曹文炼还表示,目前国内私募股权基金还存在结构和运营上的问题。

  “现在多数LP(有限合伙人)做的一些同质竞争的一些事情,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分化,这种专业化的趋势还不是很明显,大家经过这些年的讨论越来越认识到这个行业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结构的调整,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曹文炼说。

  曹文炼还表示,PE行业政府还是以引导扶持为主,“这些年来对创业投资基金开始,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的协议出台了税收方面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也会引导行业投向一些像中小企业竞争,帮助中小企业改善治理结构,支持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健康高速发展,符合资本市场上市要求的”。

  “另外引导基金,主要引导市场上了PE和VC投向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投向一些热烈讨论的、国家战略性的上面、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等,所以引导和扶持在最近两年来国家国务院各部门的文件,国家还会进行一些引导和支持行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讨论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是否扩大到中小企业的问题等等。”曹文炼说。

  对于私募股权的监管问题,方风雷则表示:“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中国首先没有一个正式法规出来,今年是国务院文件密集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支持股权投资所有的文件反而和投资有关的每一个文件都提到股权融资,更早时间,商务部在起草利用外资的法规中也有所提及,特别提出来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制度建设,再一个就是出口。”

  “从国家发改委来讲,尽管管理办法没出来,但是在我们职责范围内推进试点的工作,同时改进吸收试点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试点的工作。另外,在我们试点上一直贯彻抓大放小的思路,对于中小型的股权基金还是将来作为地方金融体系的注册部分,放在省市政府授权的部门以他们进行私募监管为主,国家主要是组织一些大型领域结构的调整,支持一些战略性大型基金的试点。”方风雷表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