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值4500亿工业受限空调业影响最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23:07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一方面是淘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是在一些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应用领域,能满足环保、安全、性能及成本的技术尚未发现。

  中国第一部专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开始施行,将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建立全面的配额管理制度。

  而受影响的行业将包括化工、空调制冷、空调维修和发泡产品等。

  据了解,《条例》实施后最主要的任务,将是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即HCFCs)类物质。这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在上述几大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表示,国内使用这种化学物质的行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从业的产业工人达到100万人。

  环保部外经办的数据显示,我国作为世界上HCFCs类物质最大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国,2002年以来,HCFCs连续多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即使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增长率仍有3%。

  2008年我国HCFCs的产量约为40万吨,占了发展中国家的87%,超过全世界比例的50%;消费量约为25万吨,占发展中国家的一半。

  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介绍,HCFCs不仅是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同时也是温室气体。

  “我们已经制定了8个行业计划来加速淘汰HCFCs。”温武瑞说,“淘汰量非常大。”不过,考虑到工业市场的整体技术水平,我国淘汰HCFCs的时间表并不激进。

  “2013年冻结,2015年消减10%,2020年消减35%,2025年消减67.5%,2030-2040年保留2.5%,用于维修用途。”温武瑞说。

  一方面是淘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是在一些HCFCs应用领域,能满足环保、性能、安全以及成本等各方面要求的完美替代品和技术尚未发现。

  目前,可选择的替代品主要有两类物质,第一类是含氟烃(HFCs)类物质,这类技术在全球已经大量商业化,但其大多数被列入《京都议定书》的受控温室气体清单。第二类是天然工质,例如二氧化碳、碳氢和氨等,在部分制冷和发泡产品中已有一些应用。不过,在HCFCs使用量最大的空调行业中,天然工质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商业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在积极地开展相关替代技术的开发。”环保部外经办项目三处处长周晓芳介绍,像海尔、科龙等制冷家电生产商已经把替代品运用在产品中。

  不过,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城建资源环保法制司副司长王宛生认为,“即使淘汰有个时间缓冲,企业还是怠慢不得。”他表示,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了HCFCs,下一步会禁止进口含有此类物质的产品,如果中国的产品想要抢占国际市场,就需要产品的更新换代。

  据了解,《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是中国首次将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转化为专门的国内法的一部法规。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淘汰了共约10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11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