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转型新棋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03:32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石界

   5月24日,经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的现代产业500强项目,正式发布。

   该500强项目包括10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0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1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100个现代农业项目,总投资达11945亿元。

   广东省政府的意图,是通过这些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增量投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省尽快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而项目的遴选,只是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产业落脚点。

   5月1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40条系列措施破解难题(下称“40条”)。

   紧接着在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人民日报署名发表了《探索广东特色之路》。该文开门见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硬仗”。直言不转、慢转、盲目转,都不行。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盘巨大的棋局。”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说。从产业体系的完善到管理机制的转变,广东正在做一系列的重大布局。

   以增量稀释存量

   广东经济转型的第一颗棋子,便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从分布来看,500强项目基本囊括了广东产业的重点领域。”陈鸿宇对本报说。

   具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突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总投资2893亿元;先进制造业突出装备、汽车等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领域,总投资4377亿元;现代服务业突出金融、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总投资2986亿元;优势传统产业突出轻工、纺织、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总投资1392亿元;现代农业则突出特色农业、现代渔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服务业等领域,总投资297亿元。

   “对于这些项目,我们也将出台一些具体的扶持措施。”广东省发改委办公室人士介绍,比如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统筹安排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未来五年内省财政每年新增安排20亿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安排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等等。

   记者了解到,广东将对500强项目工作作为一项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期工作持续推进,并对这些项目进行跟踪评估检查、动态管理,并且每年都将进行调整。

   “这些项目企业在各行业都处于龙头地位,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带动作用。”陈鸿宇解释这500强项目的意义。

   从地区分布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也占据了500强项目总投资额将近86%。而现代农业和传统产业则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从布局来说,总体上体现了兼顾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的要求。而这也决定于广东各地的产业基础。”陈鸿宇分析,珠三角的经济力量、技术都比较雄厚,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也比较发达,而广东的东西北地区的农业和传统行业更具备比较优势。

   省发改委副主任、遴选500强项目工作办公室主任鲁修禄就认为,500强项目产业区域布局体现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在陈鸿宇看来,500强的遴选,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而在去年底的全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工作会议上,汪洋就提出以增量产业来稀释存量产业——增量是指新上马的项目和产业,而存量则是现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过去有很多产业能耗大污染重。用增量稀释存量,就是通过增量缩小传统产业、特别是落后产业的比重。”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丁力对本报分析,目前广东的存量产业比重很大,也是就业的一条重要去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增量来推动显然更现实。而存量也不是简单的空间转移,主要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3000厅处级干部再造

   对于广东省决策层来说,现代产业体系的规划,只是转型棋局中的一个棋子。而“干部再造”则是第二颗棋子。

   从4月初到5月20日,广东省委组织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将近3000名厅处级干部的培训。

   “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首先是干部、人才的知识结构要跟得上。”陈鸿宇说,广东调整结构的紧迫性在于,不但要转,还要学会转。

   据广东省委组织部人士介绍,此次研讨班共分6期,研讨班采取领导作报告、专家辅导、精读文件、分组讨论等方式结合进行,研讨班安排了12场专题讲座。

   其间,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这两位广东党政一把手亦各做了一次报告。

   研讨班学员则来自各地级以上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及其他副厅级干部,各县(市、区)党政正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厅级干部和省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据广东省委组织部人士介绍,从该省内官员的知识素质看,有的干部熟悉经济工作,却对其它领域的工作感到生疏,知识结构单一;有的只熟悉传统产业,对现代产业知之甚少;有的只了解省情,但对外界了解得不够,缺乏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有的习惯用行政命令推动工作,不善于操作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有的虽然认识到转变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却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不够明显等等。

   这是干部再造的直接原因——“让干部通过这次研讨学习,通过知识转型,学会转变。”陈鸿宇说,发展新产业需要新的知识,而培训的意义在于解决从省部门延伸到镇一级的领导官员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

   在丁力看来,培训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的力量得靠下面的地方政府来推动,这后面就是发展理念要转变,观念不转变发展方式很难转变。

   完善考核机制

   纵深层次看,体制机制改革依然是转型必然面对的话题。而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便是考核机制的改革——此亦是广东布局转型的第三颗棋子。

   陈鸿宇分析,从转型所面临的地方阻力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地方不会转;二是地方不能转,三是地方不愿意转。对于第一点——不会转,上述干部再造则是对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第二点——不能转,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生态补偿和金融等机制帮助地方转型;对于地方不愿转,那么就要完善考核机制来推动。

   “坦率地说,要说来钱,肯定是上工业项目钱来得快。从全省的角度来考虑让我们发展农业,这不会错;但放在我们本地来讲只发展农业,我们经济总量怎么做大、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钱又从哪里来?”粤东某市发改委人士坦言。

   而这样的存疑,在广东欠发达地区不在少数。

   “地方政府的收支主要还是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的税收,因此,地方首先考虑的还是GDP。”广东省统计局纪检组人士就说,如何确立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很关键。

   按照上述“40条”,广东将健全反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重要内容,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评优争先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而记者从广东省委了解到,今年在政府考核机制上,将有重大变革,比如在四大功能区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并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

   “相信在未来会发挥比较大的指挥棒作用。”陈鸿宇表示,但从省委组织部落实到基层,显然是一个系统问题。

   “如何用省委干部考核体系来贯彻到本地实际,并制定本市对下面县、区的考核机制;县、区一级继而制定对镇、乡一级的考核机制,实现层层向下延伸,才能起到实效。”陈表示,否则上面是新办法,下面还是老一套,考核就会变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