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信领域继续开拓新的机会和市场
马晓芳
到2009年底为止,在欧美设备商一片巨亏的大背景下,爱立信仍然是唯一一家实现盈利,而且市场份额继续增长的设备商。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2009年,爱立信在中国联通的WCDMA招标中拿下了接近30%的份额,今年3月,爱立信又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设备商签署了价值18亿的设备框架协议。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自从爱立信进入中国到现在,中国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中国的设备商也是爱立信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之一,这是摆在爱立信面前,也是摆在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面前的重大考验。
第一财经日报: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很多年了,您本人负责中国市场也有6年多,您如何评价爱立信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
马志鸿:当我们最早在中国市场做无线通信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在这里做,但如今最激烈的竞争就集中在这个区域。
在我任期之内,中国市场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本土的设备供应商变成了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包括华为、中兴,甚至烽火、大唐等。另外一个挑战是三大运营商对设备集中采购的政策也导致了在价格方面我们要作一些相应调整。
所以一定要坚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
日报:根据爱立信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爱立信在中国及东北亚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5%,环比下滑33%,能否解释一下这个原因?如何回应外界有关爱立信中国业务面临瓶颈的观点?
马志鸿:今年一季度财报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爱立信配合中国联通做了大规模的WCDMA网络部署,结果造成爱立信去年上半年的业绩高得“非比寻常”,而今年联通的WCDMA网络部署主要在下半年进行。
我对今年的业绩非常有信心,等我们做到了,你再看结果吧。
日报:目前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会不会随着中国LTE的部署,而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马志鸿:从爱立信全球来说,研发占销售的收入是一个公开数据,去年是约13%,这可以从我们发布的财报中看到。如果刻意谈论中国研发占销售的比例对于我们没有意义,而且对市场也有误导性。因为在中国做的很多研发项目是针对全球市场的。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年我们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迅速增长。2004年我上任时,中国的研发人员是470人,而今天是3400人。
日报:这次世博会上,中国移动联合多家设备商展示了全球第一个LTE试商用网络,为什么爱立信没有参与其中?
马志鸿:主要原因我们是在瑞典馆作为TD-LTE网络提供商。这之前,我们已经与中国移动就此安排进行过沟通。我们一直积极支持参与中国移动TD-LTE的发展和建设。这次在瑞典馆进行的现场TD-LTE演示也体现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承诺。
日报: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信不再是一个单独的行业,而是要与很多行业进行融合和整合,爱立信是否有突破电信设备商角色的想法?
马志鸿:在过去5~8年里面,爱立信一直在转型,可以说,爱立信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设备提供商转变成为现在不仅是提供电信设备,还是电信专业服务的提供商以及多媒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于未来爱立信的角色,我想还是会在电信领域内继续开拓新的机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