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掘金“新36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9日 17:57  上海侨报

  只开一条门缝就可以进去了。

  “新36条”第一次明确地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写入了文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还有市政公用事业以及石油、电信、航空、核电、铁路等垄断行业。

  “新36条”出台后,当专家们还在热烈地评头论足之时,实干的民营企业家们已经开始悄悄行动。有企业家告诉记者,等大门全部打开的时候,其实机会已经没有了。

  当池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对于企业家亦然。时间会证明谁是这场盛宴中掘得巨大财富的受益者。

  一场巨大的盛宴已经开始。谁是先行者?

  本报记者_王晓波 陶力 温州 上海报道

  民间资本的新出路

  抛掉房子转投股权

  山西、内蒙古的煤矿投资在加速集中,而上海、北京、杭州的房子,温州人作为外地人暂时也不能买了。

  显然,温州民间资本两条最重要的出路是被堵住了。但国务院“新36条”的出台,让温州民间资本看到了新的出路。

  林民富是温州资深炒房团成员,在圈子内的名气一直不小。

  最多的时候,他手上全国各地的房子有将近500套。

  2009年底,林民富似乎嗅到了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今年初他卖掉了手头四分之三的房子,把到手的资金投向新的目标——股权投资。

  他表示,“楼市新政策出台后,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里,中国楼市要复制2007年、2009年那样的快速上涨势头已不现实,而且煤矿等矿业投资也在加速集中,很显然,这两块温州人曾经最擅长且获利最多的领域,基本上关上了大半扇门”。

  事实上,在温州,像林民富这样将手头的民间资本转向股权投资领域的人不少。有关数据显示,温州目前以各种形式投入到股权投资领域的资金不下200亿元。

  5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该意见被各界称为“新36条”。

  “新36条”规定,“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等。”

  的确,作为中国国内民间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各式各样的民间金融组织首先诞生于温州。自然而然,它也一度成为金融改革实验区。

  “但从最近10年来看,温州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收获并不大,这次‘新36条’将允许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改成了‘支持和鼓励’,这几个字的差别,对温州民间资本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林民富这样说道。

  投资手法一改当年

  据温州市政府介绍,当前温州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资本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流动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并每年以14%的速度快速增长。

  据调查,尽管温州已有很多资金涌入股权投资市场,但真正规范化运作的团队不多。

  林民富在2008年开始关注股权投资市场,对温州风险投资圈也颇为熟悉,他坦言,“温州大大小小的所谓从事股权投资的企业不下100家,但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会超过3家。”

  “一个困难是投资习惯,温州人投资讲的是圈子,要把手头数以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资金打在一个并不是很熟悉的企业账户上,哪怕这个投资机构再有名,绝大多数温州人是不敢的。”温州籍投资机构合伙人朱先生表示,“尽管自己也是温州人,但因为离家多年,和老家的朋友打交道也不多,我自己所在的机构在市场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即使是这样,机构在温州募资也并不容易。”

  除了对外来机构不大信任外,温州能否留住高端股权投资人才也是许多业内人士担忧的情况。

  “要把温州数千亿民间资本转向股权投资领域,困难是很多的,但这些困难不是不能克服。”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如果许多股权投资机构真正做到很规范,并且确实能给温州资本带来稳定且可观的收益,那大批温州民间资本涌入股权投资市场是必然的,目前已有这种势头。

  搭建股权“航空港”

  2009年,温州整个投资额达837亿元,其中国有投资260多亿元。非公有企业投资504亿元,农村的私人投资70亿元,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的比例为2:1。温州的民间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的比例大致是7:3。同时,温州市政府认为,温州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温州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改善民生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温州民间资本在国内外投资资源性产业、楼市、紧缺物资等领域眼光敏锐,捷足先登,处处“杀出一匹黑马”,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招来社会一些非议。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表示:“规范民间投资,防范风险,促进民间投资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是资本的持有者,更是温州各级政府研究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了帮助化解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2010年2月,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合作,温州市财政提供600万元支持经费,联合组建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以引导巨量的温州民间游资有序、专业化地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据介绍, 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承担五大任务,它除为温州在股权投资领域提出政策建议外,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吸引数十家国际国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落户温州。

  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将此比喻成“航空港”。他认为,只有航空港、飞机场建立起来,飞机才能起降。温州民间资本也是如此,只有当温州有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股权投资机构,温州民间资本才能有投资平台。

  赵一德表示,这是温州拓宽民间投资发展新渠道的具体举措,是非常有意义的。

  民营企业的新活法

  民航“不差钱”

  “吉祥航空‘不差钱’,差的是与国有航空公司同等的市场待遇。”

  对于像王均金这样实干的企业家来说,显然,闷声发财比大声喧哗更重要。

  14日,上海市肇嘉浜路789号均瑶国际广场32楼会客厅,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吉祥航空希望能飞京沪等热门航线。

  2005年“老36条”出台后,民航业是垄断行业中对民间投资开放力度最大的。

  春秋航空、奥凯航空、吉祥航空、东星航空等民营航空公司纷纷起航,不过近几年来,或是投资人退出民航业,或被国有航空公司收编,只有春秋航空等少数几家获得盈利。

  也是在5年前,“吉祥航空”获中国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批准筹建。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国家对民营航空的政策在不断放开,但吉祥航空“成长的烦恼”却不断。

  融资困难一直是民营航空公司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航空业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但由于国内金融体制的种种限制,民营航空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记者了解到,曾经银行一听说他们是民营航空,马上就冷淡了。银行贷款需要企业的资信记录,而民营航空公司刚刚成立,没有这方面的基础,而且普遍缺乏抵押品,抵押贷款这条路也走不通。

  对于急需资金的民营航空公司,股权融资是一条渠道。但王均金表示,在发展的初期,股权融资价位低,谁都不情愿一开始就出让股权;同时这种方式并不能带来长久的资金来源,并不能解决长远的资金需求。

  资金问题始终制约民营航空的发展。

  而现在,一切即将改变。

  随着“新36条”的出台,除了获得银行贷款,民营航空还可以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王均金表示,如果说5年前的民营航空资金短缺是一大问题的话,那么现在这一问题对于吉祥航空已经不存在了,吉祥航空“不差钱”,差的是与国营航空同等的市场待遇,应该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进军“金三角”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航线资源至关重要。

  在中国,有一条可以称之为“空中班车”的航线:北京的首都国际机场,每隔20分钟就有一架航班呼啸着飞往上海。

  然而,剧烈的竞争阻挡不住国营航空公司跃跃欲试的热情。在中国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线上,正上演着“局外人渴望进入航线、局内人希望增加航班”的一幕。

  作为“局外人”的民营航空公司,看着那块“战略高地”,也只能望而兴叹。

  曾经,民营航空在航线方面主要扮演着拾缺补遗的角色,类似京沪穗三大城市间的黄金航线,民营航空根本难以进入。2008年,首都国际机场新增了京沪线航班,仍然分配给了三大国有航空公司,而民营航空则只能飞那些缺少油水的支线航班。

  据悉,京沪穗几地之间的互飞占据了国内民航运输的70%左右份额,由于商务旅客多,一直被誉为国内的“金三角”。

  此前,“金三角”航线主要由国航、东航和南航以及上航所垄断。而随着“新36条”的出台,“金三角”将向包括民营航空在内的众多其他国内航空公司敞开大门。

  王均金说,“相比5年前,大部分国内航线我们都能飞了,然而像北京等一些上座率高、客运繁忙、市场利润大的航线,报送的申请材料还迟迟批不下来,不是说吉祥航空不具备飞这些航线的资质和条件,而是在政策上还需要突破。目前,像北京等一些中心城市的航线纷纷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全价票都经常买不到,这说明目前的航班数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果我们能被获准进入,一定会促进行业竞争和市场良性发展。”

  随着“新36条”的出台,王均金深信,京沪穗三大城市间的黄金航线自己也可以分一杯羹。

  担纲“经适房”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危旧房改造项目,在一般房地产商业开发企业眼里,是没有油水的硬骨头、烂骨头。

  但正因为这样,均瑶集团却乐于参与棚户区改造和建设经济适用房。王均金坦言,目前,均瑶集团在湖北有几十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其他房地产项目相比,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利润微薄,但我们也乐意去做,这也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王均金这样说道。

  当记者提到“新36条”所涉领域甚广,均瑶集团是否准备出手投资的问题时,王均金笑着说道:“目前均瑶集团还是以自己从事的服务产业为主,对上述有开放突破的领域,我们会研究、会论证、会探索,谨慎进入。如果有条件、有机会,参与也不是件坏事。”

  现在,这种机遇来了,王均金笑了,他要作调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