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 泽 河南报道
白象与康师傅竞争升级。
今年以来,以白象为首的以生产中低价产品为主的方便面生产企业,连续三次在行业内部会议上公开向康师傅发难,指责康师傅买断货架和特定销售渠道,排斥竞争对手,以及通过亏损经营,打击中低价方便面企业的行为。
业内人士透露,康师傅旗下“福满多”系列产品一直亏损,2007年至2009年亏损7亿元,存在低价倾销嫌疑。而康师傅本身并不指望“福满多”挣钱,只是希望以此打击中低价面生产企业,以此维护其市场“霸主”地位。
作为国内中低价面领域的龙头企业,白象利益受损最为严重。5月5日,白象集团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梅振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直斥康师傅涉嫌垄断。
买断渠道+低价倾销
“在很多特定渠道,因为康师傅与商家签有协议,连我们都进不去。”梅振胜很无奈地说。他介绍,在一些商超、学校、车站、风景区,康师傅买断货架,其他品牌根本进不去,而这些又是中低价方便面的主要销售渠道。
让白象尴尬的是,作为国内第三、河南省内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对消费量巨大的郑州火车站地区也只能望洋兴叹。
“它买断渠道,实际上就抬高了经营门槛;如果别的企业想进入,就必须付出更高的销售成本。”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冠群说。
康师傅财报显示,康师傅去年的销售额达到23.07亿美元,利润达2.53亿美元。而据白象食品集团董事长姚忠良介绍,白象一年几十亿的产值,利润才几千万。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投入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对康师傅的强势,更是无力招架。
相较于垄断销售渠道,白象等企业对康师傅的超低价竞争,甚至是亏损经营更是恼火。
康师傅面业旗下分为两大事业部,分别是以生产中高端产品为主的康师傅和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福满多。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康师傅悄悄调低了福满多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白象主打“一元面”,24包装的袋面出厂价是18至20元;而福满多推出了27包装的袋面,价格也在18至20元之间。
“白象被逼到死角”
“这对白象压力很大,等于是把白象逼到了死角。”河南一家方便面企业负责人深谙其中的利害关系。白象以“一元面”为主打产品,在中低价面领域一直是行业第一。康师傅在中低价面领域发力,对白象的打击可想而知。
在多个场合,姚忠良都曾感叹,白象这些年活得非常艰苦。
郑州国华食品有限公司企划总监王爱武表示,24包装一元面的纯生产成本大概在16至17元之间,加上人力、运输以及推广成本,生产企业几无盈利可言。
梅振胜认为,康师傅是一种低价倾销行为,意在打击中小企业。“康师傅根本就没有打算靠‘福满多’、‘好滋味’挣钱,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打击白象等以‘一元面’为主打产品的中低价面生产企业,使其没有精力和能力进军高端市场,维护康师傅在高价产品领域的垄断地位。”
康师傅垄断嫌疑
在今年2月,由康师傅、今麦郎组织的行业会议上,白象等企业毫不避讳地对行业老大提出了批评。
姚忠良表示,价格竞争是永恒的,但亏到非正常的成本,就错了。并认为,大企业搞低价竞争,小企业就会偷工减料、打乱仗,最终将危害整个行业的利益。
“为维护原有主打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康师傅不愿在市场投放新产品,即使新产品研发出来了,也只是储存起来备用。因为投放新产品必然会削弱现有主打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还会引起其他企业的跟风。”王爱武说。
4月29日,身兼河南省方便面制品专业协会会长的姚忠良参加了河南省政府食品办公室组织的行业研讨会。由20多家企业参加的研讨会最终变成了诉苦会,一名与会者说“会议开得沉闷而又悲壮”。有与会者提出,要向国家有关部门投诉或者直接控告康师傅垄断。
反垄断公益维权律师董正伟认为,如果康师傅占据方便面市场50%以上的份额,就说明其拥有独立市场支配地位,只要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就是一种垄断行为;如果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也可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