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伟明:踩准二三线城市地产成长节奏(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 16:21  《新财富》

  这方面,小时候卖冰棍的经历对我启发很大。我那时每天早上去店长那里拿100条冰棍,每条卖5分钱,全部卖完我能赚5角钱,如果我卖30天,就可以赚15元,够补充读书的钱了。但是如果卖不掉就麻烦了,因为它要融化了,就算卖70条出去,赚的钱也不够赔。所以我早上吃完早餐就骑单车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卖掉它。

  整合上下游,提高竞争与抗风险能力

  新财富:福晟集团除了地产,还介入了建筑、担保、建材等一系列上下游行业,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潘伟明:我们做房地产时,会跟建筑等上下游的公司扯皮,尽管有些时候我会多让点利给它们,但矛盾还是没办法避免,这就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是企业发展。于是我想,不如我们自己来办上下游公司。办起来之后,我感觉协调性更好,工程进度、质量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证,而且这些公司还可以获得一定利润,也提高了我们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有了上下游公司之后,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多起来了,达到100多家,有时它们需要资金,要我们做担保。原来我们没考虑上市的时候也没所谓,现在我们准备上市,这样就不行了,因为上市公司做担保需要披露,因此我干脆成立两个担保公司来做,并且还有担保费收入。

  新财富:做担保公司有担保收入,但是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你如何控制其中的风险?

  潘伟明:我做担保有一个原则:“看人比看企业重要,看企业比看项目重要”。比如你的公司刚刚起步,但我看中这个人想做一番事业,我们就会帮他担保;但是那种想去澳门赌博的人,项目再好我们也一分钱不担保。

  我们现在担保业务做得相当好。福建六建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因为我们在很多建设单位有困难时可以借钱给它,最高的我们借了七八千万。比如一个公司拍了一块地,地价是五六亿元,可能前面筹三四亿元很容易,往往筹到最后的5000万、3000万元最困难,可能土地款交了,没钱报建、开工,这个时候我们帮他一把,他永远感谢你。同是一单业务,如果他给其他建筑公司,对方可以赚1000万元;给我做,让给我赚2000万元,他也愿意。

  所以我跟我们建筑公司的老总说,全世界大把建筑公司,他为什么跟你合作?如果他没有在与我们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赚到钱,或者没有感觉到我们为他提供了方便,他肯定不会找我们。只有他赚钱了,我们才赚钱;他方便了,我们才方便;他感觉得到好处,我们才得到好处。只有这样,合作才是永久的。

  地产业务拟借壳上市,未来十年计划收入2000亿

  新财富:福晟早期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现在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下一步集团有怎么样的战略规划,是否仍然看好并聚焦这一市场?

  潘伟明:我们制定了十年规划,地产、建筑两个主打业务未来十年的销售收入都要达到1000亿元。当然,地产平均一年100亿元,或许前5年我们只能完成整体规划的30%左右,但后面可能完成60-70%。因为销售同样的面积,后5年的收入肯定高于前5年,资产价格会涨嘛。

  我们地产业务抱着一个宗旨不放,那就是做住宅地产。我们始终做60-90、100-130平方米的房子,也就是初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的户型。我们从来不做别墅,不做豪宅,就做老百姓又喜欢又买得起的品种。

  地域上我们仍然是紧盯二三线城市,就像在福建一样,除了福州、漳州,我们下一步可能在厦门、泉州、南平发展,我希望福建的地级市都有福晟。即使在某个城市我不是最大,但福建所有城市的份额加起来我争取达到最大。也许万科在福州的份额比我多,但它不可能在每个城市去布点。

  新财富:要实现这个规划,你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潘伟明:我们现在是两手抓,一手抓上市,一手实实在在抓做事。资本运营这一块,我们将会在股权融资、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上下功夫,从而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工程建设上,我们去年简化了程序,能24小时开工的就不要36小时才开工,工程款、应付款要给的都先给,这样一来速度就快了。刚好去年房价大涨,我们2005-2008年拿的地价格涨了起来,我们去年抢这机会拼命销售。因为速度快,销售快,所以我们去年是踩在点上。

  新财富:现在地产业务的上市计划进行到了哪一步?

  潘伟明:我要求我的团队不能为了上市而上市,做实业是前提,之后再寻找机会上市。去年下半年我们准备借壳上市,但壳的成本相当高。我们现在就是等机会,但不等于不做事,现在包括律师事务所、券商的程序已经走完了,一旦机会成熟,我们就上市。而我们的建筑企业想直接IPO,因为有龙头老大的优势,也有很好的利润。

  我们要通过资本市场将企业规范化、公开化,我今年要求我的团队都要按上市的标准来运作,包括人力资源、考核。现在的区域老总,我都要和他们签军令状,能够达到多少,我们奖励多少、扣发多少。

  经营团队富翁成群,才算真正成功

  新财富:你现在已经拥有了60亿元的财富,你认为自己达到心目中成功的标准了吗?

  潘伟明:我同我们的高管讲,60亿、80亿对我其实都是一个数字,但我一定要让我们团队一起来打造事业,共同富裕。如果我的团队有30个亿万富翁、300个千万富翁、3000个百万富翁,我才算真正成功。假如只有我一个人成功,即便我有一万个员工,他们也都会跑;如果我整个团队成功,今年我们的近3000号员工到明年后年可能增加到4000号、5000号。

  我跟我的团队说了,你靠领工资,是没办法成亿万富翁的;但你将钱投一点股份,就有机会了。我下一步就是要让我的员工持股,包括管理层,他们出一股的钱,我再送一股。

  我1993年办企业的时候也没多少钱,筹了几百万,很多还是村里的亲戚朋友借的,但当时做了我股东的,现在投资涨了很多倍。包括我2003年来福州后投资的,到现在也是涨了很多倍。所以我说现在你们做股东,跟着我们再做十年,你就有很多了,并且上市之后通过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肯定要赚很多倍。

  不调控,所有开发商都头脑发热

  新财富:目前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你对此怎么看,准备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潘伟明:对国家这次宏观调控,我们是支持并赞同的。这次调控重在打击投机和炒房,打击非理性消费,所以很有必要,也很合时宜。现在一线城市,包括有些二线城市的房价猛涨,例如杭州都很高了,如果房价太高了,老百姓都买不起,只有炒家在炒,肯定是不行的。无论从中短期还是中长期看,这次调控都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加快行业的理性回归。但另外一方面,房地产又是我们的支柱产业,而且二三线城市包括四线城市的老百姓还有很多住房需求,所以我认为,调控是抑制炒家,国家一定要打击这一块;但如果真正是自住的需求,我估计国家不但不会打压,还会鼓励。而且国家放宽了农村人口往二三线城市转移的政策,老百姓真正的自住性需求仍然很大,所以我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20年都看好。

  去年因为银行支持力度大,房地产销售很旺盛,现在国家调控,有些老百姓想,是不是调控之后楼价会跌呢。这个观望期我认为长则半年,短则3个月。银行现在也调控了,放款的冲动少了,这些都会影响我们拿地的冲动,所以我跟我们团队讲要好好考虑。假如银行一分钱贷款不给你,销售收入一分钱都没有,我们还能够活多长,这是关键。再大的企业,资金链断了也会死,德隆很大了,资金链一断,也会死。

  我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因为不调控,所有开发商都头脑发热,所以我什么时候都说,不能头脑发热,不能去做地王,我们公司有个“五不拍”原则,第一条就是坚决不做地王。做房地产,做坏一个项目,就很惨了。假如你用10年赚了10亿元,今天花20亿元拍块地,亏了,这块地最后只剩下10亿元的价值,你前十年就白费了。做房地产赚钱是一分钱一分钱赚,但拍地的时候冲动了,一下子就没有了。而且每次拍的项目我们要求保证15%的利润,如果遇到调控,房价一年不涨或者掉10%,我还有5个点;如果涨10个点,我就有25个点了。但是这样前期的调查要做很多工作。

  至于福晟,作为一家产业链完整的集团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同时,我们一直坚持,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应该主要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及管理,来自于将产品做好、做到位,而不是土地和房价上涨,所以,我们暂时不需要为这次调控作出特别的安排,而要坚持以“中产阶级住房”为主,将产品做精做细,修炼好内功,紧跟国家的调控节奏。

  未来仍会聚焦二三线城市

  在福晟布局的几个城市,无论海西的福州、漳州还是湖南的长沙,其广告牌随处可见。目前,福晟在漳州的又一重点项目台商大厦即将开工,而在长沙,福晟又获得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超级地块,足见潘伟明立足于二三线城市的决心。

  尽管福晟目前的成长态势迅猛,但潘伟明思考的却是如何让企业发展更稳健。他说,有一定资产的人很容易忘记“稳”字,想跑得更快,但是,“在高速公路你开200码,翻车的概率很高;但你开得很慢也不行,后面的车会撞你。所以要把握度,80-120码,就是一个度。把握这个度,你的车又安全又不会出问题;你不出问题,才不会惹到一大堆车跟着出问题。”

  采访中,颇爱读史书的潘伟明会不时举一些历史人物典故来阐述他朴素的逻辑。他认为,大多数历史人物的成功是知道中国的老百姓需要什么并顺应了民意,而“做企业也是,我要知道买房的人需求什么,他们主要不希望有风险,所以我们要让他的房子保值增值,宁愿损失利润也要将工程质量、户型设计、园林绿化做好”。

  作为福建广东商会的会长,潘伟明颇有点“墙内开发墙外香”的意味,当谈及会否回广东发展时,他流露出颇为真挚的思乡情怀:“我是广东人,肯定要回广东投资的,我想到时我还是会做房地产,还是会聚焦二三线城市。”■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