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股东增持护盘 海信电器被长期看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 00:43  投资快报

  记者 高丽霞 实习生 李茵琳

  由于控股股东的增持,尽管市场低迷,昨日海信电器(600060)还是放量上涨,尾盘收于涨停价19.98元。二级市场的再度增持,在分析人士看来,这释放出大股东对公司发展远景看好的强烈信号,也折射出产业资本对当前公司价值低估的基本判断。

  获大股东增持

  近日随着大盘的大幅下挫,海信电器的股价也一路下跌。为提振市场信心,海信电器控股股东海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大幅增持公司股票。9日晚间,海信电器披露了控股股东海信集团增持情况。公司称,海信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7日增持241.93万股。增持后,海信集团仍持有公司41.36%的股份;海信电子控股持股比例由1.71%升至2.13%,海信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43.49%。

  资料显示,海信集团持有海信电子控股55.58%的股份,海信电子控股与海信集团是具有股权控制关系的一致行动人。在本次增持前,海信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39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5.78亿股的41.36%;海信电子持有上市公司股份987.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1%。

  此外,海信电子控股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拟在未来1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与本次已增持部分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2%。按照目前总股本计算,预计增持数量与本次已增持部分合计不超过1155万股,因后续增持期间海信电器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按照资本公积转增后总股本8.67股计算,增持数量与本次已增持部分合计不超过1733万股。

  这已是海信电子第二次出手增持公司股份。早在2008年9月,海信电子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不过相比上次的增持,此次增持的金额较大,以公司发布公告数据估算,本次增持耗费资金有可能达2亿元左右。二是增持时间期限较短,本次海信电子拟在未来1个月内就实施完毕该增持计划,而非一般通行的未来12个月期限。”兴业证券在其最新的报告中表示。

  近期以来,由于市场的整体调整,海信电器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挫。4月份以来,公司的股价已从26块左右调整到18块多,调整幅度达到三成。而去年年底,海信电器以18.38元/股向机构定向增发8400万股。“调整后的股价与彼时的增发价相差无几,而公司大股东5月7日的果断增持,并表示有可能进一步增持,彰显了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对公司后续发展的信心。”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控股股东增持的影响,昨日海信电器放量涨停。

  价值被低估

  “毫无疑问,二级市场的再度增持释放出大股东对公司发展远景看好的强烈信号,也折射出产业资本对当前公司价值低估的基本判断。”兴业证券对此次的增持评价到。

  今年一季度,海信电器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58%。每股收益0.23元,整体略低于预期。

  尽管一季度的行业增长略低于预期,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行业整体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今年一季度我国彩电总体销售2470万台,同比增长42.8%,其中内销1104万台,同比增44%。内销液晶电视865万台,同比增长99%。“尽管略低于年初的超级乐观预期,但是行业高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液晶电视替代CRT电视的高峰只是略有推后,但终究会到来,而且会延续更久。”中投证券表示,且其预计2010年LCD内销会同比增长45%以上。

  而2009年,海信液晶电视市场份额率约17%。综合而言,公司管理层对LCD电视的行业趋势把握最为到位,目前一体化建设已经走在前列,650万片液晶模组行业规模第一,良品率也最高。公司在国内最早涉足LED研发和生产,目前公司在LED背光技术方面已经取得50多项技术专利。目前海信LED电视市场占有率超过30%,位居行业第一。公司LED销售占总体销售比重已经超过28%。且一季度出口大幅增长200%以上。

  然而,由于一季度外资品牌降价,加上面板价格同比有所上升,因此普遍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未来一段时期彩电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也很难乐观。

  不过,兴业证券认为,彩电行业尚处黄金发展周期的起点,从政策环境、产业周期、价值链、竞争格局四个纬度来判断,国内彩电行业景气拐点出现,而LED、3D等产品升级推动、三网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无疑都将推动未来国内彩电行业进入新的黄金发展周期。因此,其建议价值投资者从产业的视角去把握彩电行业的投资机会,而非拘泥于短期数据带来的市场情绪性波动。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