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理财距离资产管理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8日 02:06  金融时报

  记者薛亮今年以来,股市震荡、楼市收紧,被寄予厚望的股指期货也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一炮而红”,于是银行理财仍然成为很多人今年投资配置中的重头戏,尤其是一些短期产品凭借稳定的收益率,甚至吸引了手握大笔流动资金的上市公司的青睐。然而,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该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像“零收益”、“负收益”的情况也开始出现并为市场所关注。

  面对银行理财市场中暴露的问题,有专家质疑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产生了偏差,多位专家与银行界人士也呼吁银行理财要向资产管理转变,银行理财的未来应该是独立于其他业务的。那么,银行理财与资产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银行理财需要独立性?

  银行理财为谁“理”?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前3月新发理财产品1682款,在产品发行方面显示出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信贷类理财产品复苏;二是短期产品占比较大。

  对于银行而言,发行信贷类的理财产品在于银行通过发行信贷类产品可以快速回笼信贷资金,可以通过信贷类产品将信贷风险转嫁出去,通过销售信贷类产品赚取中间收益。在目前市场缺乏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时,也满足了客户追求高收益的需求。而对于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虽然带来的中间收入并不高,却能满足投资者在加息预期下追求短期产品的要求。但有人认为银行这是在赔本赚吆喝,但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吸引客户,沉淀资金,帮助吸收储蓄。因此,两大特点出现的一个共同规律是: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出发点都是在为银行服务,而不是出于对客户理财需求的考虑。

  去年年中,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表示,必须重新考虑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定位。他认为,重新定位的关键是要做到客户差异化,要有明确的客户目标,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作规划。

  浦发银行资金部总经理严骏伟以个人身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偏离表示担忧:“前阵子,银行理财也出了一些‘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投资者意见很大,也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基金公司的基金或者券商集合理财出现同类情况的时候,投资者反应没有那么大?”他认为,原因在于银行对理财业务和客户需求的定位不够准确。银行应当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开发和销售理财产品。其中,对普通金融消费者应着重销售稳健型的理财产品。而为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因为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强。另外,社会各方面(包括银行、监管者、媒体等),还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银行理财不等于资产管理事实上,我国银行理财的诞生可能就已经偏离了理财的初衷。有银行业人士透露,最早“理财”业务的诞生其实是为了逃避银行的利率管制,利用理财的方式“高息揽存”。因为我国没有实行利率自由化,而由人民银行来管制,银行为了竞争吸收存款不得不“另想办法”。从外币业务最先开始,一些银行推出了外币结构性存款,以提供高于普通存款利率的形式,吸收存款。进而蔓延到人民币业务,通过投资债券等方式,让存款人能取得高于存款的利率,并将之命名为“理财”。该人士认为,这是偷换概念,真正的理财应该是资产管理或者财富管理。而真正的资产管理应该是银行通过投资、交易等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

  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确实有很多需要来做理财业务,一方面为了维护客户,还能增加存款,这其实都符合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并没有违反相关法规。但是,银行理财业务如果是从银行出发并为了银行自身的经营目的而不是客户的角度出发而设立的话,问题一定存在。例如,前些年火爆异常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银行就无法否认设计的初衷不存在“为自己”的因素。银行这样做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银行要调结构,一些低效信贷资产能够通过理财的方式转出去。另一方面则是存贷比限制,有些贷款银行不能做了,而通过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又可以“增加额度”,继续放贷。基于同样的原因,今年信托贷款开始火爆。

  虽然不能否认是“为自己”,但目前市场也确实缺乏收益的投资渠道。但是,银行理财到底是为谁服务?严骏伟认为:“肯定是要为了客户,要以理财服务受众群体的客户风险承受和偏好不同为依据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他进一步表示,银行理财业务背离初衷,受害的依然主要是客户。虽然现在风险揭示工作做得比较多,但是一旦真正出现风险,最后还是银行来“兜底”,代客风险转化为自营风险,最终结果是老百姓只能接受理财产品亏损的结果。对这个问题,银监会也比较关注。比如,现在银行集中发行短期或者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就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

  理财业务独立才能真正走向资产管理

   针对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严骏伟也提出了见解:银行理财业务未来最重要的是要独立。他认为,银行理财的独立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机构要独立,从而具有风险防范机制。相应的,还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监管制度。

  除了强调理财业务的独立性之外,严骏伟认为银行理财要真正走向资产管理还需要做到两个转变。

  首先,在服务方式上,要从传销式理财服务方式向真正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去转变。结合我国国情,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开发设计应该以服务大众为初衷。根据不同客户群的需求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发售理财产品。

  其次,理财业务的经营方式要向基金运作管理模式转变。银行理财不能够以信贷资金、债券等投资标的物来确定产品运作方式,而是要针对自己独特的受众群体的风险偏好,设计和经营不同的理财产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