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调控下的数字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5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张梁

  “五一”期间,笔者以普通看房客的身份,走了所在城市的几个在售楼盘。感觉楼价没有太大松动,有号称降价3000元一平方米的楼盘,只不过是把之前的精装修交楼标准改成了毛坯房交楼标准,而扣除掉之前号称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奢华装修之后,实际上毛坯价格还涨了2000元。有业内人士说,以高端物业的名义大幅报高装修标准,本来就是发展商避税的一种手段,实际装修成本能有对外宣称的1/3就不错了。即使毛坯标准交房,也不可能把虚高的部分让出来。

  此前,就在楼市新一轮调控措施刚推出不到一个星期,有媒体就报道说,南方某一线城市一手楼市成交均价足足下跌了7%。又有报道说,该市楼市在调控政策出来之后,网签显示的成交量并未明显减少。各种报道的信息和数字让人难以真实了解情况。

  有了解发展商办事风格的朋友分析说,该市中心城区鲜见2万元以下的楼价,但是全市成交数据出来的均价最高也不过1.2万元多,这是因为成交价给30公里以外远郊的那些5000~8000元的楼盘拉下来了。发展商并不是每天都往房管局报告成交情况的,而大多是半个月或一个月凑齐几十套才去递交一次。而所谓下跌7%,不过是凑巧这周远郊楼盘递交的备案成交数量多了些,把成交价拉低了而已,并不就代表楼价真的大面积下跌了。这种数字,其实没有实际价值,因为这些均价,你永远是看得到、买不着。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跟几个朋友的聊天,这几个朋友中有地产公司高管,也有看好楼市的投资客,于是自然就谈到楼市走向。

  某地产公司高管A君说,由于担心房价成交数据“继续过快上涨”遭到舆论和政策的进一步打压,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主动调控成交数据了。其公司在内地某二线城市开发高端楼盘项目,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抑制高楼价:对于定位高端的楼盘,符合发放预售证条件的也暂时不给发预售证了,对于已经拿到预售证正在预售的高价楼盘,即使签了认购书和合同后,国土局也暂时不给备案。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一是高价楼盘进不了市场销售环节,二是即使签了买卖合同也因为不给备案而进不了交易统计数据。由此预计,调控政策在当地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楼市成交均价很快将出现“假摔”。

  而一位经历过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的楼市投资者则说,预计关于二套房、三套房贷款的新政出来之后,民政部门统计的离婚率会突然爆发式增长。他的依据是,10年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的时候,就有一些双职工家庭为了多分套房而夫妻假离婚;也有年轻人为了分房子而仓促结婚。

  当时我们都把这当作玩笑。没想到这两天一看报纸,还居然成真的了:有报道说上海、长沙等地已经出现一些假离婚的案例。广州有句俗语叫“宁叫人打仔,莫叫人分妻”,但据报道,这两天广州不少地产销售和中介顾问在如何规避二套房政策时,都把假离婚当做重要手段隆重推荐了。还真有人欣欣然依计施行的。因为据说可以节省几十万元。这恐怕是让人始料不及的。(作者系本报记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