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连平:目前加息时机尚不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06:05  金融时报
连平:目前加息时机尚不成熟
图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资料图

  记者 牛娟娟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管理当前流动性,亦可加强对通胀风险的管理,是央行始终强调的“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的具体体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记者表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市场面临着内部到期票据、外部“热钱”等双重因素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针对这些压力作出的对冲手段。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是对银行信贷的进一步控制。”

  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今年7.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按照市场预估的四个季度3∶3∶2∶2的比例,今年一季度应该在2.25万亿元左右较为合适,而根据央行数据,今年一季度贷款实际发放已超此量,因此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信贷过快投放、保持均衡节奏是情理之中的选择。根据人民币存款最新数据,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将一次性从银行抽走近3200亿元的基础货币,这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平抑银行的放贷冲动,保持贷款的合理增长。

  “此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客观上会对未来物价上涨压力有一定抑制效果,凸显央行预防通货膨胀的考虑。”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认为,“正是通胀预期管理的要求促使央行年内再次‘出手’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回收过剩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从源头上遏制通胀预期转为现实的通胀。”他进一步分析表示,央行此举主要是防范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风险。一季度之后经济有趋热倾向,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升幅尚属温和,但企业商品价格等数据的升幅已偏快。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十分必要。“CPI虽然温和,低于国际上3%的警戒线,但近期生产价格指数增速比较快,值得警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PPI向CPI的传导时间一般在3到6个月,货币政策需要对几个月后的经济形势提前作出应对。

  对于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和特点,上述工行分析人士表示:“毫无疑问,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管理层正逐步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和对信贷的调控力度,以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和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同时,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等手段,说明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还未明朗、经济基础仍未稳固的态势下,管理层倾向采取较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这样既可平稳有序地收紧流动性,又能避免因措施力度过大令经济出现大的震荡。”

  谈到后续可能出现的进一步调控,连平表示,目前加息时机尚不成熟,因为如果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调整,对资本流入产生的压力反而会更大。同时,加息需要考虑物价、资产价格、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目前是否加息还需进一步观察实际情况而定。而根据市场情况灵活使用数量型工具将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形式。尽管此次调整后17%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已接近前两年的历史较高水平,但是目前市场流动性还是相对充裕的,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还存在一定空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