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发放核准权已上收总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01:08  《新世纪》-财新网

  五大行悬崖勒马 地方融资收放两难

  银行融资平台理还乱

  地方政府的强势地位、财政收支的不透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都给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化解罩上阴影

  □ 本刊记者 温秀 | 文

  刚刚结束国际路演的大型商业银行高管们发现,一些投资者沟通会几乎变成了政府融资平台问题专场。

  海外投资者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关注,已不仅仅是其信贷总规模,而是希望了解地方政府的总负债和偿付能力。

  经过监管当局前一个阶段的摸底,地方融资平台获得的信贷总量被确认为约7.38万亿元,但其中有多少贷款是根据地方政府没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函"发放,则要视当下商业银行"解包还原"的结果。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当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可以用于偿还融资平台的贷款,根本心中无数。"一位银行家有些无奈地表示,"现在银行想要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和负债情况,只能靠个人关系私下悄悄摸底。正面交涉,政府总是闪烁其词。"

  在摸底之后,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接下来银行要和地方政府重新签订部分贷款协议。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介入和地方政府的主动配合,这一工作能否在6月底前完成,还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谁的"100元"

  所谓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在去年的信贷井喷中,地方融资平台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资产和收入来源不清晰,信贷投向错综复杂,其风险很快就为各界所认识。根据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近期需要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逐笔"解包还原"。对于地方分支机构而言,这无异与地方政府的一场博弈。

  银行自知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不小,及时梳理和化解势在必行;但同时又深感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在与地方政府的交涉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一位农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介绍,银行希望知道,政府的收入中哪一笔是专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不是仅知道你有100元,而不知道你要偿还多少人的100元"。

  根据银监会此前摸底的情况,一些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已经是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4倍。其中,地方融资平台的一些贷款是有项目现金流做保障的,这部分风险有限;但也有贷款是无特定用途或是缺少项目现金流做支撑的,信贷得以发放的依据,可能是依据地方财政允诺的支出,更糟糕的,仅凭地方政府的一纸担保函。

  一些沿海省份银行人士介绍,地方政府的多头负债、过度负债现象,即便在一些地方财政实力较强,金融生态较好的区域,也普遍存在。

  商业银行发现,贷款在向一些较好的区域和平台集中,但集中度有多高,政府负债是否已临界甚至超过负债边际等动态信息,因缺乏制度保证,银行很难获取。多位受访的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这是银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目前,各地政府在每年人大报告中,会公布简单的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包括中央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数据,但这不是严谨的地方财政资产负债表。特别是财政支出项存在模糊地带,无法用于统计地方政府的实际负债。一些实际依赖财政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贷款,均录在地方融资平台的名下,而未计入地方政府的负债。

  一位评级公司专业人员称,有时到县一级还能看到一些财政的财务数据,但到了市级单位,资产负债表仅限财政局长、常务副市长、市长和书记几个人能够看到。

  一些商业银行有时会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沟通,互换数据。在2009年前,基本是国开行在独家做各省市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由此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对地方负债情况内部也有测算。但随着最近两年政府融资量大规模扩大,进入银行的突然增多,国开行获取政府融资负债数据难度也在增大,更多的银行根本无从了解。

  "每次去了解相关信息,政府往往闪躲避讳,含糊其辞。"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坦承,在融资平台贷款中,银行往往处于劣势,一些中小银行甚至已经放弃了自主看报表、了解政府财政信息的努力,转而采取跟随政策,即大银行贷款给谁,想方设法跟进,以分一杯羹为幸。

  这位分行负责人介绍,每年能有多少收入专用于偿还地方融资平台的相关贷款,地方政府自身也未必心中有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银行最难把握的是地方政府是否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多家银行对政府项目授信的激烈竞争,银行很难了解到政府融资平台跨银行的资金流向。

  不过,多位受访银行人士介绍,总体而言,各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悬崖勒马",收缩战线。

  悬崖勒马

  "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发放的核准权已经上收总行,未经总行批准,一律不得发放。"建行江苏省分行一位负责人如是透露,总行已明令要求在5月底之前,将平台贷款控制在年初水平,新的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将不再审批,已经批准授信额度,但尚未发放的,将不再予以发放。

  建行已要求对地方政府级别、债务率、一般预算收入、财政资金自给率、财政偿债率等指标明确底线,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准入。而在项目把握上,重点关注第一还款来源,对于自身无经营收入、完全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政府融资平台禁止办理新增授信。

  农行江苏分行也已将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贷款审批权上收至省分行,并提出下一步要扩大省市级平台项目的贷款,而从较低层级的融资平台中退出。

  知情人士称,江苏农行在整个农行体系中的排名靠前,地区的经济实力和金融环境也较好,风险相对可控。但令人忧虑的是,农行在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平台发放的平台贷款,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中行则将全国共40个城市纳入了准入名单,对其他区域平台贷款按关注类贷款增提减值拨备。

  中行还有意在年内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下降一定的百分点,并将相关指标分解到了各分支机构。该行去年按照自身口径统计的平台贷款余额占比约为12.9%。

  "在贷款规模偏紧的情况下,偏重、偏长、偏大的信贷结构隐藏较多风险。按照经济增加值衡量,未必有多少效果,所以我们对平台贷款较为慎重。"工行江苏分行一位副行长透露,工行一直要求贷款要逐笔落实到项目。

  交行也要求任何贷款超过去年余额的,必须逐笔报总行审批,区县以下全部停止贷款发放,不再继续提款。该行江苏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他们内部在统计和管理中,将土地储备从平台贷款中划出来,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贷款一起进行管理,并逐笔报总行审批。

  交行还对于形形色色的融资平台做了区别对待,涉及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平台予以严控;对于铁路行业及一线城市的轻轨等项目予以支持,但对二线城市则慎重考虑。

  目前,大行地方分支机构对融资平台贷款常常欲拒还迎,甚至不时会与总行讨价还价。比如,一些分支机构往往不希望把融资平台范围标准"框"得太大。"目前各行的认定有差别,希望有统一标准,避免不公平竞争。"多位大型银行基层负责人均表示。

  多位受访的大行江苏地方分行负责人均透露,"一枚硬币有其两面",由于年内各行都对地方分行进行了信贷规模的分解压缩以确保均衡投放,也使得分支机构在一些阶段面临头寸紧张。

  他们指出,一些去年授信但未提款的项目,可能未必能够拿到后续贷款;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必然要放弃一些收益较低风险较大的项目。

  "这部分项目前期已经投入开工,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期可能出现无法还款的问题,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可能出现不良上升。"交行江苏省分行一位负责人直言,尽管当前的不良率可控,但后期反弹压力不小。

  "孩子已经生下,不能掐死。"上述负责人如是说,他建议后期政策给予一个缓冲期。

  政策变数

  虽然银行针对融资平台呼吁出台统一的"游戏规则",但对于如何看待 "地方政府和人大所开具的担保函"有效性上,银行却有保留看法。

  比如,江苏银行业人士认为,鉴于该省的诚信环境较好,不少当地银行分支机构更愿意相信,"政府不会乱来,出了问题更不会置之不理。"他们表示,当地的融资平台贷款,近一半有土地抵押,同时还兼有人大预算的担保函,所以相对于有双重保险。

  一位基层信贷人员说出了不少地方分支机构热衷于融资平台贷款的重要原因:"不少政府都是根据给平台的贷款情况和比例,分配其财政存款在各家银行的比例。在存款立行的情况下,银行必然要与地方政府做些利益互换。"

  不过,江苏当地银行业人士也有所担心,在一些地方财政实力较弱、政府诚信环境不健全的地区,"担保函"的风险不容小觑。

  另外一个令银行颇为担心的问题是,一些财政实力较好的区域,项目自有资金的前期到位比例相对较高,但仍面临政府抽走资本金的风险。比如一个融资平台项目原定两亿元,政府出资四千万元,其余贷款融资,等再次贷款后,政府就可能将自身出资部分挪走。

  "为了规避这一现象,中行江苏分行规定,不得在项目贷款审批到位后,抽走或减少政府出资,否则视为违规。"中行江苏分行分管风险的副行长黄建忠介绍。但这类举措也受到了一些资质较好的平台项目出资方的抵制。

  另一家大行地方分行的负责人直言,更需要关注的是,政府的资本金是否有合规手续,是否仅仅反映在账面。

  "监管部门力推的'三办法一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防止贷款挪用,就是对症下药。但能否执行,挑战可想而知。"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商业银行的融资平台贷款同时还面临着当地政府政策多变的风险。一家大行地方分行副行长坦承,一些融资平台项目的经营权、收费权一旦发生变化,项目就会面临很大风险。

  "省政府一纸文件,就会决定一些项目的生死。过去不是没有发生过。"上述副行长如是说。

  另外,银行也普遍关注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土地拍卖回笼款,占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大,一旦地产行业受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也必然要受影响。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下跌较多,则地方融资平台会有大的风险。"工行江苏省分行一位副行长直言不讳。

  本刊记者 霍侃 对此文亦有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