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版新“国十条”延期 楼市调控地方各怀心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00: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贾海峰,房田甜

   截至4月28日18点,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并没有公布北京关于“国十条”的落实细则文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4月28日北京市将出台地方版的“国十条”,其措施将严厉过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十条”,不仅对外地人购买三套及以上住房进行限制,也将对本地人购买多套房屋进行限制。

   一位接近北京住建委的人士透露,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市原计划4月28日推出的地方版“国十条”可能会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南京、合肥等房价比较敏感的城市,或前或后地推出了地方版的“国十条”,有的城市则表示即将推出地方版“国十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在4月24日一场房地产论坛上提醒说,很多开发商认为这次“国十条”调控不过是短期的,惯例的调控,“因为经过了很多调控,所以不惧调控”。秦虹说,这次“国十条”规格之高,措施之严厉和严密都是历史罕见的,建议这些不惧怕调控的开发商放弃这种想法,对新政提高关注度。

   考核压力下的地方细则

   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又称“国十条”)中,第二条指出: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新政一出,即有专家解读,这意味着维护房价稳定已被纳入党纪国法的考核体系,堵死了地方官员在遏制高房价上侥幸和绥靖的退路。

   新国十条出台十日后,迫于调控压力,之前房价过快上涨的重点城市纷纷表示:将推出地方细则落实新政。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市正在研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相关政策,4月28日将出台。新政中包括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遏制投机性炒房行为等。其中,购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将从贷款和许可方面进行限制性规定。

   不过,北京的这个细则还是“迟到”了。

   截至记者发稿,相关细则仍未向社会公布。据传,北京版房地产调控政策目前还没有被正式审批,北京市有关领导还没有看完就被捅给了媒体,当天将要出台的北京新政细则推迟到下周三(5月5日)公布。

   事实上,北京作为全国的焦点,北京市政府面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北京并不是第一个感到压力和做出反应的城市。

   3月29日,国土部公布了《中国城市地价状况2009》,其中首次明确“租价比”概念。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北京 、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和青岛等重点监控城市的住宅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泡沫。

   被国土部点名的5个城市中,青岛已经在4月26日率先出台相关细则,响应新版“国十条”。

   青岛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住房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外地人买房贷款须先开证明、商业银行可停发第三套房贷款、中小套房建设用地至少占77% 、重点建设中小套型商品住房、房源价格须一次性公开、住房预售信息向社会公开等十四条房地产新政。

   此外,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4月27日透露,“省里的政策最近几天就要出来。”“五一”之前江苏省将就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和住建部“通知”出台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相关人士表示,南京已经多次召开研究会议,将在贯彻国务院、江苏省调控新政的基础上,出台具体的执行细则。

   秦虹表示,“国十条”新政特点之一就是将控制房价的任务交给地方政府。下一步,省级政府要与住建部签订责任书:第一份责任书是稳定房价的;第二份责任书是保障房建设的。

   地方政府见招拆招?

   虽然各地积极踊跃地出台细则落实“国十条”,仍然有人担心,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消极执行,大搞“见招拆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样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以已经出台细则的青岛“十四条”来看,除了在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高于国家要求的70%外,青岛的“十四条”在调控力度和操作性上均没有突破新“国十条”。

   比如在如何限购家庭第三套房、社保证明和完税证明如何提供的操作上,并没有更多的细节要求。

   而从媒体报道的京版调控细则来看,同样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可能性也不大。

   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改处负责人对记者说,中央出台的“国十条”已经让二三线城市出现观望情绪,部分城市楼盘开始降价促销。地方不怕控制房价,担心因为政府过猛的政策将房地产市场信心击垮。

   上述负责人说,该省还在观望。不过落实“国十条”的细则还是要出的。

   “地方政府出台细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表态。”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地方政府如果真的要执行,出不出地方细则其实不重要,新国十条已经把基本的政策说得很清楚了。

   “关键是执行,可以不出细则,有具体的落实就行。”金永祥举例说,2008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国务院推出稳定房地产的鼓励性政策,随后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很多创新性的政策,大大超出了中央的政策范围。

   例如,2008年中央提出首次购房优惠税收的措施,很多地方政府直接对二套房也实行了。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帮开发商解决资金链问题,推出了分期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措施。

   “为什么限制的时候,地方政府不愿意超出中央范围,鼓励的时候,地方措施却纷纷超出中央政策范围呢?”金永祥说,这一反一正的结果已经说明了地方政府在调控房价上与中央存在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