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投资型资金离场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3:31  京华时报

  从使用用途来分,住房需求可以划分为自住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两大类,两种需求相互纠缠、齐头并进,激荡房价。近日主管部门对二套房、三套房市场连续出台调控措施,基本上对楼市上涌动的投资型需求做了严密的防范和阻击。

  首先要肯定的是,主管部门此次出招,力度之大、发力点之细致,实为楼市调控历程中所罕见,必然能够对活跃在楼市上的投资、投机资金造成沉重打击和深远影响。事实上,在政策出台前的时间里,一些资金风闻调控政策后,就已经受其影响,开始调整投资策略,如降低收益预期、缩减投入楼市的资金比例,或者开始离开楼市。可以预见,在未来几个月内,受调控政策影响的资金将陆续出逃,这对一些城市被爆炒的房价,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抑制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楼市中不光存在投资需求,也存在更为旺盛的自住型需求。很多人对自住型需求占比多少始终存在争议,极端者甚至认为投资需求已经成为楼市主流,但通过笔者多年来对北京诸多楼盘的观察来看,投资资金虽始终存在、并规模不小,但自住型需求依然是楼市需求的主流,要占据市场份额的6到7成。对二套房、三套房政策的收紧,确实让投资资金受到了控制,但能否让这些自住型需求得到满足呢?

  从历史经验看,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泡沫、2008年的楼市拐点,两次楼市调整都是以对投资型资金的驱逐、甚至绞杀为调控手段,但随着投资型资金离场后,真实需求和市场真实供应之间的矛盾逐渐明晰,房价在调整之后又在真实买家的支持下抬起牛头,而投资型资金则通常重新入场,再度推波助澜。

  对过热的楼市来说,投资型资金离场是大好事一件,但房价问题,不可能随着投资型资金的出局而全部厘清。房价问题是个系统问题,牵扯了土地、货币、税收、信心、人口、发展模式、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复合在一起影响着房价,如设想能够通过清理投资资金,就理顺楼市问题、毕其功于一役,未免失之乐观。从某种程度看,对投资资金的清理,是诸多复杂因素中,最容易处理的一环,在接下去的调控历程中,房价调控问题才是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可以预见,在投资型资金离场期间,楼市将出现波动。而相关各方应设定好中、长期目标,保证楼市的平衡调整,如准备好平准资金,防止投资资金如撤出过快,造成个别区域短期失衡;如持续地增加保障房供应,以保证真实需求反弹时,应对自如;并应进一步做好制度建设,本栏目在前几次的评论中已反复建言过,如调整一下土地出让制度,把“价高者得”的规则变一下,让提供“最多经济适用房”设计的开发商胜出;如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保障房的建设力度。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人口向优势区域大规模集中的趋势、背景下,如何应对、满足真实的自住型需求,对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是一个沉重的难题。在对投资型需求进行调控的同时,如何增加供应量、如何增加保障房、如何让社会各个收入阶层都能“有所居”,让自住型需求获得满足,这远不是对二套房、三套房采取收紧政策,就能够见到效果的,这还需要各地政府以及有实力企业在制度上持续地有所突破、在行动上持续地有所作为。□肖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