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玉树反思:测不准 报不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23:03  华夏时报

  地震前一天,山西省地震局工程师余向红预测青海玉树附近将发生5.0-5.5级地震,并上报国家地震局

  本报记者 夏华旺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汶川地震余痛未了,青海玉树地震灾难又至。

   4月14日凌晨5点40分,一位青海玉树的网友留言说:“睡觉的时候,房子很强烈地摇了十多秒,我住在3楼,请问哪个地方又地震了,都不敢睡觉了。”

   两个小时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16日早上,遇难人数升至791人。

   灾难发生后,各方第一时间紧急反应。

   国家主席胡锦涛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并压缩对巴西的访问行程,提前回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亦推迟原定于4月22日开始的亚洲三国之行,并于4月15日傍晚抵达灾区;当天,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亦急赴灾区。

   在此之前的14日晚上,第一批50多名伤员通过陆路从玉树转送到西宁。4月15日早上,地球物理研究所6位专家抵达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参加地震现场救援工作。16日上午,第一趟外省援助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医疗人员专列抵达青海省会西宁。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争取在第一时间救援力量到位外,有声音也在试图寻找另一个难解的答案:仅仅隔了两年,先是汶川后是玉树,同在青藏高原地震区,同在一个南北地震带,但谁能事先预测下一次地震?

   事实上,早些年,地震预测的相关机构和个人已就这条南北地震带有过相关研究,差的就是预测上的临门一脚。

   针对震前已有的一些小震和征兆应该可以预测大震的说法,中国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在国新办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每一次地震前的情况非常复杂,凭一次4级多的地震,马上对后面的大地震做出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难题 难题

   那位青海网友短短的几句话,记录下的正是玉树大震第一次前震。

   随后,青海省地震局证实,在大震前夕,5时39分,同一位置发生了4.7级地震,不少居民被震醒,逃出了门外,但这是一次被有关部门错过的前震,青海省地震局做了会商,但是没有进一步动作。

   很多人在问,上世纪70年代海城地震预测能够突破,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这种成果,哪怕再来一次两次准确预测也好。

   时间回到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市发生大地震,震级7.3。当时,我国地震部门曾经作出中期预报和短期预报,这也是在世界历史上官方第一次成功地预报7级以上大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者许忠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年远不及信息化时代,政府通过发布告和广播,通知大家夜里去平地看电影,把灾难损失减少到很小。”

   许忠淮现在的解释是,在玉树地震前2个小时,有4级左右的前震。一般情况下,观测到地震前兆,相关部门会有所警觉,并组织会商,但当地地震监测台站稀少,发生大震的时间又是在早晨,很难迅速判断这是大震的前兆。

   张国民对本报记者承认:“汶川地震后在各地建设了更多监测台网,但是要看到,地震预测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难题背后的惨痛教训是,唐山大地震已经时隔30多年,汶川地震后依然没有看到地震预测有明显进步,这也让和地震研究相关的部门广受责难。

   “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告诉我们,不能只是留下地震救灾经验,要多做分析研究,找到其中的规律。”许忠淮说道,当年各地监测是人工进行,而现在是电子化、数字化,各地的信息可以迅速集中到总部,手段越来越先进。

  补救 补救

   难题面前,谁都不希望束手无策。

   4月15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汶川地震以后,我们的台网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像测震台站已经有1000多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观测台站也有1000多个,这些台站还在继续发展。”

   多年以来,我们地震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从下向上预报地震可能的程序,地震系统一级级向上报预报卡片,写明预测地震的时间、地区、大小和理由,由中国地震局统一意见。一般在大震过后民众紧张期间,各地报的地震预测比较多,在平静期,报的相对少。

   一些民间机构也向地震局报预测的情况,遇到夸张的时候,各地的卡片一经汇总,按照预测的情况,可能天天有地震,于是地震局就成了“灭火局”,在充分会商的情况下,压住一些地震预报,对一些无来源的地震消息进行辟谣。

   这种灭火总是有风险的。据媒体报道,在玉树县发生地震的前一天,山西省地震局侯马地震台工程师余向红在地震预测卡片填上了一份短期地震预测的报告,上报国家地震局,他预测青海玉树附近将发生5.0-5.5级的地震。

   许忠淮说:“对于一线观测部门,即使预测了地震,发布还是不发布,也是一个问题。”据了解,各地震局和研究所在上报地震预警时,也形成了一些经验,如果没有足够把握,不报又不放心,就先报一个小范围、小地区的地震,然后继续观测,及时修正。

   许忠淮说:“我们不能准确预测下一次地震在哪里出现,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还是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地震不是随机发生的,大震主要集中在一些地震带上,比如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是地球鼓起的一块,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在一二百年的地震记录中也可以看出这一规律。”

   目前,我国的科研人员制作了地震区划图,划出了几个重要的地震多发带,目前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了,而青藏高原就处在地震多发带上。许忠淮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以内,这一带的7级地震还会有很多。

   但人们最关心的是短期预测。国内外都在绞尽脑汁做这方面的工作,并且争论很大,美国有学者甚至直言地震不可预测,而且地震预测太短了又没有意义。

  药方 药方

   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在寻找更好的药方。

   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甚至到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部门发展出了各种观测地震前兆的手段。

   许忠淮提道:“这其中包括地倾斜观测、地电流特殊变化,还有观测泉水中的氡气等等。氡气方法是俄罗斯最早发现的方法,泉水经地底流出,可能反映了断裂带的地壳变化。这种方法据称在欧洲有成功的预报,但目前仍然没有定论。”

   据悉,民间很多人也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他们有自己的办法,在某些时候,他们比那些主流科学家更加神奇。网上流传着几组4月12日摄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的“地震云”照片,4月13日凌晨,有网友发帖称预测两周内青藏地区可能发生6级或以上地震。

   甚至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孙士鋐也和民间爱好者保持联系,孙士鋐4月13日还收到两条来自民间爱好者的短信,提及他们近日观测到的异常现象。其中一位西安的民间研究者家中为地震研究设置的上百个摆锤有异常偏移;另一位湖南常德的爱好者则称身体可以接收震前次生的信息量,而13日他感觉到耳鸣等身体不适症状。

   许忠淮认为:“不应该排斥民间预测地震的力量。地震有其规律性,规律就有重复性,一些预测者确实有自己的经验,他们从这些连续活动中找到一些趋势。另外,土仪器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可能观测到一些之前被忽视的现象,在没有破解地震密码前,这些现象也很重要。”

   在许忠淮看来:“无论是土办法,还是洋办法,出发点都是为了制服这头琢磨不定的地球怪兽。但是地震研究毕竟是一门现代科学,需要在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探索出现代观测手段,我们是地球物理研究所,不少专家采用地下水位预测、打孔测量地下形变的方法,当然也有别的办法。”

  中国残联医疗队奔赴玉树灾区救援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极大地牵动着中国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

   4月15日下午5时,一支由20位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医疗队紧急赶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对地震致残的幸存者进行及时诊治。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副理事长孙先德为医疗队送行并授旗。

   据了解,由于地震导致大量伤残人员,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对减少残疾发生、降低残疾程度、减少功能障碍极其重要。这支康复医疗队由经验丰富的脊柱损伤、脑损伤、截肢和假肢矫形、神经内外科专家及康复治疗师组成。医疗队中的很多专家都曾参与汶川地震的伤员救治工作,对地震损伤有着丰富的救治经验。

     据悉,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残联紧急行动,连夜筹建康复医疗队,救灾医疗物资及1000套《地震伤残康复与护理丛书》也将随康复医疗队一起抵达灾区。同时,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决定先期捐款100万元,用于灾区残疾人及家属的安置救助工作。供伤残人员使用的辅助器具也正在积极筹措,随后将运往灾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