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逆差 转变发展方式效果渐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20:56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李帅 北京报道

  72.4亿美元逆差之辨

  4月10日,国家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贸易出现72.4亿美元逆差,从而中止了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

  当中国贸易顺差逐渐成为一种习惯,逆差的再次“到访”立即引起经济界的高度关注。那么,造成此次逆差的原因何在?逆差的来临是昙花一现还是将会持续?《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就此问题展开了采访。

  逆差有因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说:“3月份的逆差并不能反映现阶段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孙立坚认为,一方面,当前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需求“潜在市场力量”没有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救市政策和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促进了设备、生产零部件的大量进口,其中包括政府积极推进的“海外采购”。

  对于孙立坚的观点,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李健表示赞同。“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反映出国内扩大内需等一揽子计划的成效。”李健说。

  “对于原材料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进口量的增加对进口的贡献更大,是数量拉动进口增长的近四倍”。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李慧勇分析。李慧勇认为,铁矿石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3月的进口量达到5901万吨,同比增长13.5%,进口金额增长接近45%。记者从沙钢集团获悉,3月相当部分的铁矿石进口已经开始执行当前现货价格。

  除此之外,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告诉记者,原油、铜的进口情况与铁矿石类似,企业囤货备涨的意向导致商品3月的进口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这些都是导致3月份外贸出现72.4亿美元逆差的原因。

  “昙花一现”观

  就在人们对此次外贸逆差追本溯源的同时,追问逆差是否会持续的声音也愈发高涨。对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贸易逆差是中国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现象,并非长期趋势。

  多家外资投行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六年首现的贸易逆差不具有可持续性,几个月后出口数据将再返顺差。外资投行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中国还是一个人均收入刚刚过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正是需要积累财富的时候,再加上鲜明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自然会形成贸易顺差结构。即使出现贸易逆差,也是经济周期调整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净出口在近年一直有显著的季节性。一般年初顺差较低而后逐渐升高。今年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明显,下一步除非出口增长显著放缓,宏观调控将不可避免。”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发表报告称,6年来首现逆差可能反映的是中国农历新年后订单延期效应,由于预期中国未来出口将会复苏,相信贸易逆差只属暂时性,但是中国2010年的贸易顺差会少于去年水平。

  专家指出,随着春节短期因素的消失,造成贸易顺差的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等长期因素将起主导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此次逆差规模较小,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逆差规模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仅3.1%,远低于10%的贸易失衡的“警戒线”,预计贸易顺差将逐步恢复并保持常态。

  “交替出现”论

  然而,就在众多“不可持续论”观点抛出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中国的贸易逆差或许会成为家常便饭》的文章。文章指出:“北京似乎并不在乎持续出现贸易逆差。也许,中国的贸易逆差会日益成为家常便饭。”

  华尔街日报认为,只要海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继续稳步恢复,中国开始逐渐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国就不会持续出现贸易逆差。但这必然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又将回归到更多依赖出口拉动的老路上去。中国以往之所以能走通这条路,主要是靠对美国和欧盟的巨额贸易顺差,然而,在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背景下,中国继续走这条路势必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外部阻力。

  对于“可持续性的逆差论”,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中国不会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非常重视跟所有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欧盟、东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出现顺差、逆差交替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国希望的是总体的平衡,长期的平衡。

  与华尔街日报不同的是,对于会出现可持续性的逆差,魏建国有自己的观点。“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持续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国外的市场启稳回升的态势还不明朗,在今后月度出口小于进口属于正常现象,并不足为奇。二,随着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某些原材料需求的高速增长,会导致进口出现猛增的情况发生。”魏建国说。魏建国预测,今年二、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月度逆差情况的多次出现是有可能的。全年度的贸易顺差总额将进一步下降到500亿美元。因此,企业要全面做好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心理准备。

  外贸逆差的辩证解读

  正当中国的外汇储备“雪球”越滚越大、美国以本国贸易逆差为由,强压人民币升值之际,“3月份中国外贸出现了72.4亿美元逆差”的消息传来。

  此消息一出,一方面似乎让正在惴惴不安的外贸企业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也让通胀、物价和国内产品出口等问题再度变得极为敏感。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大背景下,突如其来的贸易逆差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影射出来的问题也正在引起经济界的重视。

  转方式的催化剂

  温家宝总理近期表示“中国决不盲目追求贸易顺差,相反,我们想方设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巨额贸易顺差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但在贸易逆差出现的背后,影射出当前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关键。“除国内短缺的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外,3月的贸易逆差表明,国内商品在档次、技术、工艺、设计、成本控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差距,难以填补因进口增加而产生的逆差‘真空’。”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健认为,从目前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看,基本上是以服装、玩具、箱包等低档次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保持中国外贸出口稳定健康发展,尽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扶持企业的同时,客观上却掩盖了一些企业竞争力低下等弊病,而今年3月份贸易逆差的出现,已清晰的表明,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

  “对于贸易逆差来说,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逆差的出现正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贸易逆差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李健说。

  改善贸易平衡

  从时隔70个月的贸易逆差再度来临,我们更应该看到,截至2010年2月底,中国已连续近10年实现国际收支双顺差。

  “积极地看,适当的逆差有助于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跃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林跃勤认为,贸易顺差过大、国际收支失衡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几个月以来,中国贸易顺差逐月下降,3月出现逆差,这将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缓解中国因巨额顺差而产生的大量货币投放压力,加大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近几个月,进出口都保持着强劲的增幅,顺差规模在缩小,3月份出现的贸易逆差为贸易平衡再添筹码,同时也减缓了资本净流入的速度。”林跃勤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在当前一触即发的汇率博弈中,中国贸易顺差的收窄和单月逆差的出现,对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发挥一定作用,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减少,甚至出现逆差,这足以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贸易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汇率,而是市场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可见,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此外,贸易平衡状况的持续改善也意味着,中国在继续实行进口促进政策的过程中,有更充分的理由要求有关国家尽快取消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共同推进全球贸易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姚坚说。

  通胀影响不大

  除此之外,有部分学者担心,由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是贸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能会带来输入型通胀风险的加剧。

  对于这样的担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进口价格上涨对输入型通胀影响不会太大,尽管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在涨,但并不是像2008年出现大涨势头,而是针对2009年全球经济低迷状态下的恢复性上涨。”

  “总体来说,3月份出现的逆差对通胀影响不大,但是铁矿石和石油价格的走高很容易会对国内价格形成传导,带来通胀压力。”李健表示。

  李健进一步分析:“尽管3月的贸易逆差对通胀影响较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进出口速度的加快会对通胀形成影响。2009年的通胀率比较低,原因是外需是负数,只有投资和消费在拉动GDP增长。如果今年投资和消费保持在相当的幅度,同时外需又很强劲,这就意味着2009年外需对GDP拉动是负2个百分点,今年正数,一负一正就达到正增幅4个百分点,必定会带动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就会加大,有可能会出现1998年的高通胀状态。所以,有关政策必须增加灵活性。”

  由此看来,3月份贸易逆差应该被视为一个信号,因为它表明中国经济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不稳定性因素与需要调整的地方。把顺差或者逆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控制物价大起大落、遏制通货膨胀,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尤其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政府预期管理更为重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