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可松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05:57  金融时报

  王全新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从金融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而银行资金的支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当成为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认真思考并积极付诸实践的课题。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或不足:一是社会诚信意识缺乏造成农村信用环境欠佳。二是法律的缺位和现有相关法律规定弱化了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了金融信贷风险。三是服务对象的弱质增大了农业贷款风险。受自然灾害频发、长期以来农业基础投入严重不足等影响,农业一直处于抗风险较弱的风险行业。四是历史包袱沉重、地方政府支持乏力,使涉农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犹存。五是金融服务功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上,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等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建议从以下途径,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加大金融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金融法律法观和金融基本知识,促使全社会真正形成关心金融、支持金融、防止金融风险发生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户、信用企业建设,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体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向工商、税务、公安、房管、土地、车管、保险、商家采集客户信用资料,掌握客户的真实信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使守信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失信者受到惩罚。

  二是建立健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业促进法》和《农村金融法》等专门法律,协调、规范政府各部门对农业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利益关系和责任,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修订《刑法》中涉及金融犯罪的条款,加重对逃废金融债务的处罚力度;强化对中介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审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防范道德风险向信贷风险的传输。

  三是强化县域政银企合作的领导机制、发挥好财政金融支农的引领作用。要在县政府成立政银合作办公室,协调政府、银行、企业间的合作,制定对域内资金投放、贷款收回相关指标的监测、考评,领导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多,在免除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财政资金作为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辅助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财政可通过贴息制度和必要的税收优惠,降低农业贷款的平均利率,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推进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涉农银行的信贷支持。通过完善统一授信,实施主办银行制度等信贷政策,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根据农业贷款产业链及其风险度确定优惠的贷款利率,让利于农业。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针对县域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的情况,引导和督促域内金融机构增加本地区的信贷投入总量,在存款增量中确定一定的比例作为支农的信贷资金,合理控制涉农银行的资金上存、存放同业和其他投资。

  四是促进融资平台与担保方式并重发展。一方面,基层人民银行在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要当好参谋,积极推动政银、银企合作,推动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涉农金融部门的合作平台,搞好银企项目对接,引导银行增大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要完善担保体系。建立健全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地方政府参与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积极培育发展农户联保、互保、信贷联络员担保等方式,试行农户大型农机具、住房抵押贷款,扶持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互助型担保机构,营造出担保有力、贷款强劲、相互促进的支农资金运作格局。

  最后,要建立多主体的信贷投入渠道,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对农业贷款的效率。调整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职能,农业发展银行应在履行政策性业务的同时,延伸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的支持。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积极成立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试行在行政村设立营业网点,作为农信社在网点设置和管理上的补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