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值不值”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5日 08:19  南方都市报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这不仅凸显了药物经济学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今后新药的审批、药品定价都将引入药物经济学的理念。日前,复旦大学与辉瑞中国携手开展为期三年的“药物经济学能力建设”人才系列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快我国在药物经济学领域的发展,指导国人如何花最少的资源,研发并使用最具成本效益的药品。

  新医改加速药物经济学发展

  根据新医改的有关要求,基本药物的遴选、药物价格制定到临床路径选择的各个实施环节中,都将逐步引入药物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药物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应用药学分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制与开发、临床药学服务、药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提供决策依据,其在医院、政府部门及制药企业制定相关政策中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加强。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政策明确指出,新上市药品和专利药品的定价逐渐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随后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发布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和基本药物遴选方案都提出,药物经济学将作为药品目录调入和调出的重要依据。

  国内外差距明显

  据了解,药物经济学最早起源于美国,从1950年代以后,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高昂的医疗保健费用令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不堪重负,为了使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1979年美国国会责成其下属的技术评定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用分析。

  与国外相比,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发展还不足十年。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药物经济学学科专业人才短缺,限制了学科的发展;药物经济学理论研究相对落后,文献数量、质量有限,更缺少专业的研究指南和评价体系;药物经济学应用由于存在着技术障碍的瓶颈,使之难于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等等。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指出,新培训项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报记者 梅勤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