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一年开好局”目标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5日 08:09  南方日报

  国家督促检查组来粤检查,黄华华主持汇报会,杜鹰讲话,朱小丹作情况汇报

  南方日报讯昨日起,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为组长、国家12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督促检查组到我省督促检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昨日,国家督促检查组听取了我省实施《规划纲要》的工作情况汇报,省长、省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黄华华主持汇报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小丹汇报我省实施《规划纲要》一年多来的情况。杜鹰代表国家督促检查组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省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副组长林木声,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秘书长、省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尚武,以及省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珠三角各市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汇报会。

  黄华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广东改革发展的国家各部委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国家督促检查组到广东督促检查工作,将成为我省推进全省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珠三角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督促检查组做好实地督促检查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次督促检查作为当前的重大工作认真抓好。二是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督促检查工作顺利、高效进行。三是要认真听取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杜鹰指出,出台《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在珠三角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所作出的重要决定。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再创新辉煌的重要机遇,将《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作为推动全省各项工作的主线和强大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链接

  73个重大项目已开工42个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作情况汇报会上了解到,去年我省积极推进《规划纲要》实施各项工作,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开好局”的目标。

  一年多来,我省把实施《规划纲要》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我省实施《规划纲要》决定所列的73个重大项目已有42个开工建设、14个取得实质性进展、17个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

  我省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引领作用,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编制实施了装备、汽车、钢铁、船舶等12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动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加值714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4.3%。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提升。创新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指标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珠三角地区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53件,超出《规划纲要》预定目标。邓红辉陈韩晖

  在去年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内有经济转型压力的情况下,广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刻的忧患意识。杜鹰希望广东高度重视实施好《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规划纲要》赋予广东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和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使命,实施好《规划纲要》,不仅对广东意义重大,也事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杜鹰强调,此次督促检查工作重点要围绕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两个层面来展开,重点检查和总结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在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一体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化粤港澳合作、改善民生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经验。杜鹰要求督促检查组认真负责,切实搞好这次检查工作,力争通过检查形成进一步实施《规划纲要》的良好氛围。

  朱小丹在汇报中表示,下一步,广东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实施《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邓红辉陈韩晖符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