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江民,给安全软件留下永远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6日 18:43  北京商报

  

王江民,给安全软件留下永远的记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过往“江民”已断魂。

  昨日下午,江民公司发布讣告称,公司董事长王江民于4月4日9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一位38岁才第一次触摸计算机,一位45岁才第一次成立自己的公司,一位走过59年的技术天才,开拓出的是中国安全软件整整一个时代。

  “顶级反病毒专家”半路出家

  在获悉“王老师走了”的消息后,江民公司的网站被众多网民登录,几乎到了服务器崩溃的地步。一些网友纷纷留言,“我十年前买过的第一个软件就是江民的杀毒软件”,恐怕没有比这个对王江民更好的悼词了。而真正对于王老师的记忆,始于对于一个执著的人如何成长为一个行业开拓者的全部故事。

  王江民1951年出生于上海,3岁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腿部残疾。初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山东烟台的王江民从一名街道工厂的学徒工干起,刻苦自学,成长为拥有各种创造发明20多项的机械和光电类专家。

  1989年,王江民38岁,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他开始学习计算机。当时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学会使用计算机。然而谁也没料到,一个之前钻研了十几年机电技术的技术员,最终转型成为了“国内杀毒软件市场启蒙的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常有人出国回来后在报告中形容美国的电脑使用情况,指出以后整个社会整个工厂的生产全都是自动化电脑控制。这样的描述,让钻研机电技术的王江民大为触动。在他看来,“我是搞技术开发的,如果不懂电脑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通过单位的IBM电脑,王江民对电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单位管理条例的限制,让他觉得很不过瘾。为了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王江民花1000多元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第二年又买了一台国产的8088PC机。

  是金子总会发光,王江民很快就在计算机上表现出了天赋。当时,他的儿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学校让家长每天出50道口算题,而且要求题目符合逻辑。为了节约时间,王江民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编了个程序,一打印就能出来几十道甚至几百道题目。

  至此,国内第一套按照教学大纲进度要求、成体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和语文教学软件宣告问世,并迅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教育软件,而王江民本人也第一次通过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获得了经济回报。尽管如此,王江民并没有开发类似的教育软件,因为他的精力已转移到“杀病毒”上。

  正是这次精力的转移,使得短短几年时间后国内出现了一位顶级的反病毒专家。当时,王江民的工作是开发工控软件,但用户的机器因为感染病毒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就认为是王江民开发的软件不好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江民被“逼”去解决病毒问题。

  1988年至1989年,我国先后出现了最早的计算机病毒“小球”和“大麻”,这时国内还没有杀毒软件,一些程序员使用微软的软件缺陷调试程序DEBUG来跟踪清除病毒,成为了最早最原始的手工杀毒技术。DEBUG的强大功能在早期的反病毒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使用DEBUG需要精通汇编语言和一些硬盘底层技术,所以能够熟练使用DEBUG杀病毒的人并不多。王江民曾回忆,最初他每次利用DEBUG杀掉一个病毒,就编写一个程序,当他杀掉6个病毒的时候,就把这些杀掉病毒的程序集中起来,命名为KV6,当杀掉100个病毒,就把它们集中起来,叫做KV100,一直到后来风靡全国的KV300,这样,普通的电脑用户不需要掌握DEBUG,只需用KV就可以自动杀毒了。

  在别人眼里,王江民是个天才,而他最善于做的,就是在陌生的领域刻苦钻研后征服,每逢遇到问题,他一定要归纳总结后解决。

  45岁开始在中关村创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96年的一天,45岁的王江民打了一辆黄色的“面的”来到中关村创立江民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由于是技术出身,王江民在技术层面上对公司的产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国内杀毒软件市场,也一直流行着“技术看江民”的说法。

  1996年9月,国内开始出现了针对微软Office的“宏病毒”并逐渐流行起来,1997年也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宏病毒”年,能否查杀 “宏病毒”也成为当时衡量杀毒软件优劣的重要指标。1997年11月,江民正式推出KV300+,成为国内首家可以彻底解除“宏病毒”的杀毒软件,随后其他杀毒软件也纷纷加入了清除“宏病毒”的功能。

  此后,随着Windows95和Windows98操作系统的逐渐普及,电脑开始进入可视化窗口时代,随着电脑与外界数据交换越来越频繁,电脑病毒开始从各种入口入侵。为此,江民于1999年首家研发成功病毒实时监控技术,首次突破了杀毒软件的单一杀毒概念,开创了从“杀毒”到“反病毒”新时代。从此,杀毒软件也开始摆脱了一张杀毒盘的概念,首次出现安装版本。

  进入2000年以来,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广告程序这些电脑用户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变得耳熟能详起来。数据显示,2000年病毒种类还不到6万种,而进入2008年已经超过了100万的计算机病毒。面对病毒数量以几何数量暴增的情况,江民反病毒专家开始着手研究对策,未知病毒主动防御技术应运而生,同时也开创了杀毒行业未知病毒主动防御的新时代。

  与技术相比,王江民对公司信誉同样看重。就在对手以咄咄逼人之势蚕食杀毒软件市场之时,王江民推出了新一代杀毒软件KV3000。连邦公司一次性订货8万套,价值550万元。这相当于国内一流的通用软件公司全年的流水。这家公司做这笔生意,凭的就是王江民的信誉,他们认为王江民这三个字最值钱。

  现如今,江民已拥有中关村地标建筑五星级写字楼近7000平方米产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百佳纳税名单中,江民是软件行业入选的5家之一,销售额在同行业中也名列前茅。靠着自己的技术和努力,王江民成为中关村的亿万富翁。

  3000元换来30万元的营销传奇

  如同在其他的领域一样,王江民在市场营销上也有着出色的成绩。在初涉北京市场的第一周,他就挣到了150万元。之后,江民一度占据着国内杀毒软件市场80%以上的份额。

  1996年9月,江民推出KV300,全国出现排队抢购局面。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江民让利六成给经销商,这为刚刚起步的以连邦软件为首的中国软件渠道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此后,江民遭遇了“L++事件”,陷入了与盗版的苦战。1997年4月24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专门攻击KV300的毒岛论坛,该论坛首先是在舆论上攻击KV300,与此同时专门解密KV300,提供制作KV300盗版盘的工具MK300V。

  在与毒岛论坛的混战中,正版KV300的销量迅速下降。为此,江民在事前发布警告的情况下,在KV300 L++升级版本中加入了“主动逻辑锁”,专门用来对付MK300V4(MK300V版本之一),这个“逻辑锁”确认电脑使用MK300V4做出的假KV300时,会加密锁住电脑。

  江民的此举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王江民本人也遭到了围攻,但他自信“被锁住电脑的就是那些在大量生产KV300的盗版商”。此后,公安部门指出,江民的此次行为属于故意输入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罚款3000元。

  让业界意想不到的是,用户并没有因为“L++事件”不敢再买KV300,此款杀毒软件反倒在国内市场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销量也出现了直线上升,以至于江民打破了KV系列杀毒软件一年大升级一次的惯例。最终,毒岛论坛承认,王江民用3000元钱换到了花30万元也起不到的宣传效果。

  对此,王江民表示,广告学中说宣传自己产品时,千万不可说别人的产品不好,这等于帮别人宣传,本来用户可能不知还有另外一个产品,这下就知道了,先去看看怎样。在他看来,这3000元所换来的宣传效果甚至要超过30万元。

  除了国内市场,江民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00年,江民正式进军日本市场,成为了国内首家以自主知识产权出口海外市场的软件厂商。2003年,江民产品的销量直逼日本杀毒市场三强。

  如今,当江民离开,或许一段传奇就此结束。然而,安全软件市场的纷争并没有结束。

  商报记者 罗添 毛涛涛/文 CFP/供图

  产业观察

  安全市场20年变了模样

  老牌公司被“免费”撞了腰

  1996年到1998年,是王江民一时风光无量的时代,其KV300一度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将同时代的其他软件厂商远远抛在后头。不过和十多年前相比,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安全市场有巨大的变化,江民公司正在改变以应对新的挑战。尽管王江民本人已经无法督战,但是这场战役才真正决定“江民 ”这块安全领域中的金字招牌最后的走向。

  一份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刚刚在本周公布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愿意使用免费杀毒软件的网民比例高达58.6%;而在收费杀软用户中,35.6%的用户明确表示到期后将不再续费。而在“3·15”期间,同是CNNIC出具的一份有关安全软件品牌专项调查中显示,39.4%的用户正在使用360安全卫士,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免费杀毒软件品牌之一,老牌杀毒软件瑞星的用户保有率也达到了32.4%。两个品牌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卡巴斯基、金山毒霸,以及老牌的江民杀毒等品牌的产品用户保有率均未超过10%。

  “安全软件市场和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出现了免费模式;而和以前同样的是价格问题依旧是包括江民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主轴。”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对记者透露。在传统的渠道方面,卡巴斯基、瑞星处于相当强势的地位,而以360为首的安全企业祭出免费牌。“这使得安全软件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

  随着杀毒软件传统渠道的日益萎缩,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全面兴起,杀毒软件的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大势,向互联网转型,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营销和服务,以及产品模式的互联网化,几乎成为所有传统杀毒厂商的共识。

  陈寿送认为,对于江民这样老牌的杀毒软件厂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互联网做模式创新。实际上,江民科技已经在朝这方面前进。在王江民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谈及江民科技未来的走向时,他表示江民科技已完成了营销和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足以应对目前传统渠道面临的萎缩问题。据悉,2009年度,江民科技电子商务完成的销售比例已占据整体销售额近70%,同时企业级市场的销售比例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长,两大市场的正增长已经抵消了传统渠道的负增长。

  事实上,对于老牌安全软件来说,问题真正的关键并不在于把线下渠道换成互联网渠道,以减少传统渠道的流逝就可以了,而在于如何彻底把产品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流量即是金钱的定律使得在“付费意愿不强烈”的网民面前,尽管免费但是依靠其他手段依旧可以盈利。而传统行业的“二八法则”,大家“排座次,分果果”的情景在互联网“大者通吃”定律面前早已不再适用。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像江民科技这样老牌的安全软件厂商来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陈寿送对记者表示。“如今最终用户看重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这个安全产品是不是能够以最廉价的手段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江民科技的挑战,也是对于整个安全行业的挑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