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开放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22:19  经济观察报

  张延龙

  西安距离钟楼以东40公里,沉睡着2200多年历史的兵马俑,这里在过去数十年间,一直是西安知名度最高的地方。

  兵马俑斜倚着骊山,这座低矮的山丘曾经以“骊山晚照”载入各种历史典故,却始终不曾为当地带来与名气相符的游客和收益——直到这里迎来新的“操盘手”,以“曲江系”为班底组建的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掌门人是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元,一个被当地官员称赞为“擅于讲故事,并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可以把故事变成现实的人”。

  越来越多会讲故事的官员和他们所代表的经济板块,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在当地人士看来,“讲故事”背后意味着西安这一代官员在观念和行动上的转型——“这其实是用黄土文明去迎接海洋文明的一种胸怀,也是与世界沟通的一种能力,不能关起门来什么都是自己好,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更重要的是,你要把故事变成现实。”西安市副市长韩松说。

  从文化到高新技术,再到制造业和物流,通过一次次的讲述大唐文化旧梦,曲江新区已经成功地从荒地一片,变成目前西安房价最贵的地方和新一代的商业中心;在更早些时候,曲江新区西面数公里的西安高新区早就开始诉说着成为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梦想;而在城市的西北端,一座当地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国际陆港新城”正逐渐显露出雏形。

  曲江样板

  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是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的共建区,预计区域开发总投资800亿元,2014年建成,去年10月,西安市政府下发了《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规划称,这片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建成 “一山一带三湖五区”,一山即骊山景区;三湖即在骊山西侧新建1600亩水面,形成以凤凰池、芷阳湖、紫霞湖为核心水系的 “三湖”;五区,即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商贸居住区等五个功能区。

  “共建区”是这样实现权责划分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由曲江新区负责,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契税收入全部留归曲江管委会,全部用于征地、拆迁、安置以及文化设施建设;新办企业工商税收前三年全归临潼区政府,第4-13年与曲江五五分成;GDP、固定投资、吸引外资等统计,双方五五分成。

  13年后,曲江的所有管理权限将向临潼移交。

  一份投资平衡分析显示,该区域土地开发出让预计约150亿元,税收预计8亿元,由于土地出让金需要全部用于拆迁建设,曲江所谋,则显然不止10年间的5成税收这么简单——“曲江的成功不在于文化产业本身,而在于文化地产”,一位当地官员评价说,“管理权限可以移交,但这13年里,通过自己的下属公司控制一部分自持的地产物业,才是曲江真正的回报。”

  据悉,一些五星、超五星温泉度假酒店改造、建设已经在曲江管委会的主持下,开始设计规划。

  而打动临潼区政府的,是曲江新区“讲故事”的能力——从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到大明宫,曲江已有无数案例印证了如何通过一个个故事把土地和历史变成财富。

  2005年,位于曲江的大唐芙蓉园开园,时任西安市委书记的袁纯清视察曲江时说:“曲江的开发,为西安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方向、新的范式、新的路径”。这句话的背景是,在此前,段先念和他们的团队通过一个个故事迅速吸引了人气,把土地变成账面财富。

  代表作是大雁塔与唐僧的故事,曲江冠名的节目一次次在 《凤凰卫视》的黄金时段播报,段先念在2003年筹资5亿在大雁塔前兴建一个大广场,场上建起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连行道树,段先念也坚持用每棵1.5万元的银杏,而不用同样大小每棵只要3000元的国槐,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开放当天涌进10万人。广场两侧2万多平方米的的仿唐商业铺面也很快被抢购一空。而一则坊间未经证实的传闻称,在广场开放前三天,段先念紧急召集属下开会,宣布曲江新区的土地每亩在原有基础上一律加价50万元。

  现在,曲江已经成为“高尚社区”是当地房价最贵的地方,大雁塔正南不远处的大唐不夜城,也被认为即将成为西安新一代的商业中心。

  然后是大明宫。去年9月9日,一部名为《大明宫》的影片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首映式,它以宏大叙事讲述作为唐朝首都的西安在公元七世纪时的辉煌。与此同时,一个规模令人震撼的遗址公园正在西安北郊的唐代大明宫遗址上兴建。据项目投资方介绍,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4.5倍,巴黎卢浮宫的8倍,总耗资120亿元。而公园周边19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据称其静态总投资将达1400亿元。

  中国建筑、中海地产、华远地产等蜂拥而至,他们期望公园带动周边地价快速升值,从而复制段在西安曲江新区曾创造的地产奇迹。

  “新丝绸之路”

  当段先念和他的下属们开始收获成果的时候,西安市副市长、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松正带领着一个团队在西安东北部“开疆辟土”。

  这是另一个新故事,韩松对本报说,他这两年来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告诉每一位朋友,国际港务区是做什么的。

  总是有人问,西安不靠海,不沿江,怎么搞发展临港经济呢?

  “我们通过陇海-兰新线与沿海港口相连,新亚欧大陆桥上的核心城市,港口的一切功能都可以在我们这里前置实现,包括保税”,韩松说,“所以,我们是陆港,国际陆港。”

  一位国际港务区官员告诉本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即将建成,西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即将完成验收,而综合保税区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获批,“我们只有两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快的建设速度。”

  这是一个“新丝绸之路”的复兴故事,新欧亚大陆桥主要指陇海-兰新线,东起连云港,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

  与曲江的“以文化之名,发展地产”不同,国际港务区的故事由历史而起,却努力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来把历史变成现实。

  韩松说,西安人喜欢怀念长安,怀念“万国通商”的历史,现在西安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关起门来自我缅怀过去的辉煌历史是不行的,“要打破过去外界对西安落后的固有印象,要学会告诉世界西安的长处是什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外界对西安的印象停留在黄土高原、大漠、黄沙等种种错误印象里,一位总部位于东部的大型地产商西安公司高管说,他之前没有来过西安,几年前接到西安公司的任命时,“当时感觉像是被发配到边疆了,但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绿化很好啊,购物便捷程度,跟上海也没什么区别。”

  45岁的韩松,也经历了两次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第一次是看电视节目,一位其他省市频道的主持人介绍西安的小吃羊肉泡馍时说,羊肉泡馍好吃,但要在西安吃才够味道,“这东西就适合端一碗泡馍,蹲在大漠风沙里吃。”

  韩松当时听了很郁闷,“西安哪里是大漠风沙嘛,一听就是主持人没到过西安”。

  另一次是“宣传册”事件,西安曾与东航在北京合作举办文化周活动,会场布置了大量宣传册,活动开幕前,他去会场检查,打开宣传册第一页,上面的照片是——黄土高原、陕北汉子,穿着羊皮坎肩,头顶白头巾——安塞腰鼓。

  韩松立刻要求撤换这些宣传册,“不是说这些民俗的东西不好,而是不适合这种场合,我们不能持续的给人留下西安是黄土高原的落后印象,而是应该告诉外界,西安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

  他说,西安需要有更开放的姿态来与外界沟通,如果说官员们的观念进步代表的是软环境的改善,国际港务区就是 “硬件”——它能够实现将西安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变为特区城市,进区即视为出关,出区即为入关,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唯一一个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除了它的仓储、保税、加工功能以外,它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完美结合,能够实现“境内关外”,真正将“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构想变为现实。

  韩松和他的同事们一次次在公开场合向外界传输这样一个理念: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西安被赋予了建设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定位,这同时也是一种探索,国际港务区的故事则秉承这种使命而生,其意义不在于国际港务区本身,而是通过物流大通道的支撑,让西安的“5区两基地”的制造业、甚至包括陕西在内的整个西北五省的产业竞争力。

  韩松笑言,他们在与其他制造业园区、板块沟通时的姿态是,“你们来使用我们吧。”

  他说,西安要成为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大都市,需要更多的官员学会讲故事,通过与外界持续的沟通,来一点一点扭转过去的落后印象,把西安越来越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这需要包括国际港务区在内,西安所有区县、开发区来共同推动。

  一位高新区的宣传部门官员则说,“在过去高新区也与一些国际性媒体进行合作,现在,我们希望在更高层面的媒体上展示自我,比如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杂志”。

  他念念不忘的是,2006年 《经济学家》杂志一篇题为《印度,你要当心了》的文章中,以西安高新区为例报道了中国在软件外包产业赶超印度的趋势。这篇文章为高新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他们终于以开放的姿态,把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获得了认可,今年3月,《纽约时报》报道说,多年来,中国有许多最优异的人才前往高科技工业更为先进的美国发展,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平板电视生产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的首席技术官马克·平拓(MarkR.Pinto)却背道而驰,他举家迁往中国,应用材料公司仍然在欧美国家生产复杂设备的核心部件,但所有的设备组装过程都是在西安完成的。除此之外,西安公司还负责研究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性。“上周,该公司甚至在陕西西安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

  这篇报道称,有着2200年历史的古都西安拥有47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这里有很多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他们每月的工资却仅为730美元。未来燃料公司计划斥资1亿美元,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引进130英尺 (约合39.6米)高的曲折设备,将煤转换成燃气,然后再燃烧利用。这一技术可以降低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并能简化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捕捉和隔离过程。未来燃料公司将把这台设备运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并聘请中国工程师教美国工人如何组装和使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