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寿光外资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22:18  经济观察报

  种昂

  近30年来,寿光蔬菜产业一直是国内资本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如今,寿光正迎来新一轮大变革:洋种子已抢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也全面被外资渗透;国际资本投资的3000亩物流中心即将建成,并酝酿海外上市。日前,黑石集团牵头的财团刚刚与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达成协议,将在中国寿光香港上市之前,对其进行大约6亿美元的投资。

  国际化给“寿光模式”带来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使其受到国外资本的冲击。

  寿光兴起

  来过寿光的人都知道,这里最具特色的景观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像白色的海洋包围着这个城市,这里一年产的蔬菜足够当地人吃50年以上。”一位老菜农这样描述寿光。

  近30年来,采用冬暖式大棚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寿光模式”解决了千百年来北方地区冬季蔬菜稀缺的难题。

  自古以来,寿光有着先进的农耕技术。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的“齐”即是指这一地区,作者贾思勰便是寿光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年降雨量平均6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间超过2400小时。

  但是,寿光交通闭塞,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当地只有两条公路。农民有种植的技术,却少有市场的意识。

  从1984年开始,寿光在两条公路交汇口建起了200平方米的简易棚。那时正值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需求旺盛。当年寿光就销售蔬菜1.5亿公斤,实现交易额5500多万元。随后,当地逐渐形成10万人的运销大军,寿光蔬菜市场开始在江北崭露头角。

  俗话说,菜是“夏天草,冬天宝”。为了解决反季蔬菜的供应难题,1989年三元朱村村支书王乐义引进了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寿光蔬菜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寿光蔬菜站站长刘立功回忆道,此前寿光也有简易大棚种植,但寒冬腊月在棚里烧五六吨煤都长不出黄瓜。冬暖式大棚的推广,使得寿光冬季蔬菜品种从萝卜、白菜激增到数十种。

  如此,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寿光成为了东北的菜仓,华北的买家也逐渐将其作为蔬菜采购基地。这一时期,寿光已成为北方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

  截至2008年,寿光蔬菜种植扩大到600亩,常年上市蔬菜有120多个品种,年交易蔬菜15亿公斤,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寿光年产蔬菜将达100亿公斤,全国平均每人8公斤。寿光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蔬菜种植、物流中心。

  刘立功表示,这一时期寿光蔬菜产业一直是国内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但此后,这一状况完全改变了。

  洋种子的冲击

  作为蔬菜之乡,历史上寿光曾有鸡腿葱、独根红韭菜、芹菜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种,但如今这些品种在市场上几乎消亡殆尽。大量洋种子蜂拥而入,抢夺了寿光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孙乃磊是荷兰德瑞特种业集团驻寿光销售经理。这是世界上著名的种子公司之一。尤其是在茄果类蔬菜方面的育种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西红柿在全球占据25%的市场份额。

  他告诉记者,荷兰德瑞特种业集团200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寿光设立品种示范农场。农场占地65亩,计划投资500万元。

  他们请农民前来参观,让农民看到德瑞特的西红柿种子亩产可达2万斤,比国内同类种子产量高出一倍,种植净收益可高出近30%。去年,寿光西红柿大面积出现TY病毒,惟独德瑞特等少数品牌的种子可抵抗病毒。这吸引了当地农户纷纷购买。

  德瑞特西红柿种子售价约在0.5元/粒,比国内种子高出10倍。但进入寿光种子市场4年,目前荷兰德瑞特种业集团已经抢占寿光市场15%的份额,种子产品以寿光为基地已延伸至全国各地销售。

  “近些年,全球最大的十多家种子公司都在寿光设立了分支机构。洋种子长驱直入已占领寿光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寿光蔬菜集团种苗公司经理隋志卿说。

  “洋”种子进入寿光的手法不尽相同。

  美国孟山都集团在看好寿光西红柿种子后,其总裁曾经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又邀请当地种子公司老板赴美考察,在考察中达成协议:双方各自拿出自己优质的西红柿种子,互通有无。既获得了寿光珍贵的种子资源,又借用了当地公司的销售渠道。

  另一家外资种子公司在推广欧盾番茄种子时,首先以低价、甚至免费试种的方式,让寿光农户种植推广。一旦形成规模,种子价格也涨到高于国内种子数倍之上。

  隋志卿指出,洋种子价格普遍高出国产种子几倍、甚至几十倍,以色列一斤种子约有1万多美元的天价,被称为“软黄金”。但凭借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果形好、收益率高等特点,短短数年内洋种子攻城略地,几乎垄断了寿光的高端市场。

  据悉,目前个别品种如五彩椒、无刺小黄瓜、小西红柿等完全由外国公司所垄断。

  产业升级与外资农药渗透

  寿光种子产业全面升级的同时,蔬菜种植方式较之从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寿光蔬菜种植完全告别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经营,84万亩种植面积中有60余万亩是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

  葛孚平是寿光洛城镇屯田村的菜农,有着十多年种菜经验。葛孚平回忆道,以前农民种菜盲目性很大,对于选种、农药、化肥的使用随意性大。常常看到邻居买什么,大家就跟着买什么。一旦一家使用了假种子、剧毒农药,周围农户都跟着遭殃。

  三年前,葛孚平加入了洛城镇专业合作社,种植了茄子等无公害蔬菜。洛城镇专业合作社是由洛城农发集团组建的,自有基地2000亩,并辐射周边2万亩农户,是寿光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

  葛孚平表示,合作社帮她购买种子、农药和化肥,并在种植过程中提供技术辅导,而蔬菜也由合作社统一包销。

  如今她家1.8亩的蔬菜大棚,可有2万多元的收入,1万以上的利润。比以前自己种植可多收入三四成。而且合作社可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支持,风险也大大减少。

  洛城农发集团副总经理夏文英介绍道,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可减少15%的成本,回收蔬菜却高于当地市场价0.2元/斤。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

  寿光通过各种合作社、协会,将菜农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万亩西红柿、万亩胡萝卜、万亩辣椒、万亩韭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农业局局长杨维田表示,今后寿光将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加快蔬菜基地向“三品”基地转化。2010年寿光将再发展有机蔬菜地3万亩。

  在蔬菜种植产业升级的同时,外资农药、农膜也趁机而入。

  葛孚平告诉记者,合作社指导周边农户都是种来自荷兰的布利塔紫长茄,种子价格较高,一旦出现问题损失极大。所以她使用的农药、大棚农膜也都是外国品牌。

  寿光植保站站长巩玉升解释道,国内农药产品普遍不如外国产品质量稳定、效果好。随着蔬菜种植的产业升级,农户种植的大多是绿色、无公害蔬菜,且洋种子价格较高,一旦农药不起作用,菜农的损失远远高于以前。尽管外资农药价格高出国内产品30%-40%,但菜农为了保产还是愿意使用国外产品。目前外资农药在寿光已抢占了30%以上的市场。

  同样因为上述原因,寿光蔬菜大棚农膜也被国外品牌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下游环节的洋资本

  外资在向上游种子、中游种植领域渗透的同时,也开始控制下游蔬菜的购销环节。如今,寿光有两个蔬菜集散地,一个是正在拆除的老蔬菜批发市场,一个是正在动工建设的新物流园。

  寿光原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亩,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产品”)在2003年投建的。

  据介绍,老蔬菜批发市场沿用多年,规模、设施已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寿光周边衍生出数十个市场。当地政府希望建造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农产品综合物流基地。“农产品”不愿涉足农机等相关产业选择了退出,新的资本乘机而入。

  “新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是由香港旺益集团独资兴建的,总投资20亿元。一期工程于2009年11月已经建成,二期工程将于今年4月开工、年底全部建成。项目占地3000亩,比老蔬菜批发市场扩大5倍。”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介绍道。

  根据项目,物流园共分蔬菜交易区、理货区、生产资料区、冷库区、汽修汽配区、检疫检测区、物流配送区、附属设施区8大区域。它将整合寿光与蔬菜相关的几乎所有产业,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这意味着,香港旺益集团在寿光蔬菜的购销环节将处于垄断地位。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预计今年该物流园年交易额可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在今后数年间将保持20%的年增长率。

  时来滨告诉记者,物流园的赢利模式除收取租金外,另一大利润来源是按照交易额收取1.6%-2.5%的佣金,每年约有2亿元。此外,汽修、酒店、公寓、制冰等“配套”项目,也将给物流园带来大量收益。时来滨表示,物流园预计每年的净利润将达到8亿元。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栾元伟把寿光比喻成一个金矿,而这个金矿也吸引了众多国际资本。摩根大通、西京投资、华平创投都曾前来洽谈投资事宜。栾元伟向记者证实,目前顶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已决定投资6亿美元,参股30%。物流园计划2010年赴香港上市融资。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融资7亿美元,资金将用于二期建设、收购其他农产品市场。

  外资之困

  寿光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传承千年,如今无论是种子、农药、农膜、市场流通都受到了国际资本强有力的渗透。

  对于大量国际巨头抢滩,许多菜农都认为,洋种子产量高、收益高、抗病虫害能力强,选用外国农药可更好的保证收成。

  但寿光市蔬菜站站长刘立功却怀着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外资产品丰富了蔬菜品种,提升了寿光蔬菜产业的竞争力。以黄瓜为例,此前寿光只有三个品种,但洋种子的涌入使得黄瓜有了10多个品种,为寿光产品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增添了砝码。但另一方面,国际资本的渗透也对国内蔬菜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刘指出,蔬菜种植产业被外资入侵暴露出我国研发机制的弊端——研发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科研院所。一方面,大量没有实际效用的课题占用了资源;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研发的成果很难得到市场化应用。这使得我国种子、农药等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化竞争中全面落败。

  采访中,寿光农膜公司总经理贾守明认为,国际资本涌入寿光,抢占了当地高端市场,助推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升级。而产业整体升级后,随着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种植数量的增多、菜农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对外资高端产品形成更多的依赖。如果中国不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之抗衡,市场必将进一步沦陷。

  如今,外资向中国蔬菜产业渗透已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2009年,农业部多个司长曾到寿光就发展国内蔬菜种子产业进行调研。2010年1月,刚刚就任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来到寿光考察种苗繁育基地。

  但当地一位致力于蔬菜研究的老专家认为,国内种子、农药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若要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目前国内有5家种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如丰乐种业登海种业等,但从这5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看出,2009年研发投入总共只有4400万元,而孟山都2008年的研发投入却高达9.8亿美元,是这5家上市公司的152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