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费时代 维权危机悄然而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20:23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金生 北京报道

  从三聚氰胺事件到海南毒豇豆,从丰田刹车门到惠普黑屏事件,从山西血铅超标到近期的疫苗事件,每一次震惊世人的事件的背后都会有许多期待维权的眼睛。

  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都推动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消费的时代。小到日用消费品,大到房屋汽车,每一个领域每一天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欺诈、造假、质量、服务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消费时代维权危机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无奈的维权危机?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

  法律缺失 维权艰难

  为什么对消费者伤害越大、越能引起世人反响的案件,消费者索赔越没办法呢?比如微软对中国正版用户消费者的骄横傲慢和电讯运营商的短信消费陷阱和欺诈、三鹿企业对消费者普遍和深度的侵害、丰田和惠普对待消费者的不平等待遇。以上诸种无不说明我国维权领域里的法律缺失。

  消费争议对消费者(当然是个人)来说绝对是小额争议,对企业或经营者来说绝对是巨额利益,而中国的法律几乎没有解决应对企业向社会消费者攫取巨额利益的方案。行政部门关注的是罚款,消费者的民事损害赔偿被赋予毫无裁决权的行政调解去处理,司法审判又只能是个案提起,个案审理,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发起诉讼则意味着自己要承担远远大于个人受损利益成百倍上千倍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多数消费者就会选择被迫放弃权利。即使单个的诉讼,即使诉讼费下调后,消费者个人在法院被动程序中要耗费的时间和承担的风险等成本投入仍然与损害赔偿利益不相称。消费者仍然会选择放弃诉讼权。

  退一万步讲,消费者放弃诉讼权利而向行政执法部门提起申诉或举报,无非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损害赔偿,二是通过公共权力制止违法行为以停止对他人的侵害,相对而言,能提起申诉和举报的消费者大都因为正义感和良知注重于后一个目的实现。除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外,个别或单个消费者的诉讼请求相对于企业巨大的民事赔偿责任来说永远微乎其微,甚至微不足道。何况多数时候消费者连行政处罚的结果也追求不到。在中国没有一个法律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列入诉讼请求。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其实处于法律服务、诉讼知识和物质财力方面弱势和孤立无援状态,消费者往往向有关部门投诉时抱有的是侥幸心理,得到的有时是“忽悠”有时是问道于盲的结果。

  政策过多偏向于企业 而忽视了个人

  全世界尽人皆知的丰田刹车门事件,起因竟然是一台已经开了十几年的汽车,虽然已经是过了严格意义上的保修期,无论美国政府是出于政治亦或是经济利益的考虑,都迅速对丰田公司进行了质询,并由政府出面对抗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而且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驾驶丰田的公民也拿到了该有的补偿,得到了最大的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政府考虑最多的是人的权利和安危。

  同样的车,同样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召回却没有那么顺利,甚至于我们的主管质量检验的机关在有人依法要求信息公开的时候,都不能按时的做到依法公开信息,让公民充分享受应得的权利。

  记者曾经采访过几位丰田锐志的车主,他们一直在投诉和丰田RAV4同样的刹车问题,但是上到丰田的销售公司,下到丰田的4S店,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具体的说法,我们的质检部门也没有针对这几起个案加以足够的重视,即使是真的因为刹车出了问题酿成了车祸,也没有一个部门会主动站出来给消费者一个说法,没有一个部门会主动地收集信息分析原因,更多的是用保修期和检验结果来“愚弄”消费者。

  在此次的刹车门事件中,也许丰田公司正是看中了中国消费者后援无门的窘境下才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客户敷衍了事。

  值得庆幸的是,浙江的工商部门已经介入了此事,并按消费者的诉求为客户维护了权利。而这次强硬的维权,竟然很轻松的被一汽丰田接收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终于醒过来了。其实只要你强硬,跨国公司在中国人面前也是会低头的。

  既要事后维权 也要事先防范

  要想让中国的汽车消费者维权更有尊严,更能得到公平,首先要全面升级法律法规。例如,尽快将“搁浅”多年的汽车三包法规推出,尽快推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主管部门应当意识到,在车市全面井喷的背景下,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的背景下,在拉动内需已经成为重要方针的背景下,保护消费者法规推出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效率和公信力。

  汽车消费者的尊严也应当来自于企业家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汽车是一种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产品。面对国内目前法律法规和监管均不完善的现状,汽车业的企业家尤其要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良心。绝不能贪图眼前利润和高速增长,放松对质量生命线的把控,更不能在面对群发性故障投诉的时候捂着盖着或者装聋作哑。否则,消费者的唾弃将成为品牌的坟墓。

  作为消费者自己本身,也应该在消费和维权的过程中全面出击,在消费时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厂家给出的承诺和合同,在大额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存证据,不能空口无凭。在使用过程中要永远记得自己的权利,不要商家的几句好话就让你丧失了维权的最佳良机。要善于运用现有的法律、现有的政府监管制度,最大限度的得到自己的权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