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 明 说 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09:37  中国广播网

  春风杨柳万千条,杨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云:“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杨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戴柳

  我国古代寒食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风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柳为冬天消逝,春天到来,含有愿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良好心愿,此为其一。其二,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树种,又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故戴柳有着前程发达之意。相传,黄巢起义时,曾以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发,容易获得成功的寓意。现在我国北方及闽台等地仍传承清明节戴柳的习俗。

  赏柳·喻柳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节。《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连肩,翩翩游赏,画舫箫鼓,终日不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从许多清明诗词中可以看得出来。宋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天依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柳是美好的象征。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故称“柳眼”。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细长如柳叶,喻为“柳眉”。王衍诗《甘州曲》:“柳眉挑脸上胜春”。女子身腰如柳条柔软,喻称“柳腰”。韩层诗:“柳腰莲脸本忘情”。晋代卫灌的篆书像柳叶,世称“柳叶篆”。柳絮散落为絮棉,又称“柳绵”。晏殊的《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苏东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词句。

  咏柳·爱柳

  历代诗人以柳入题,吟咏不绝。《诗经》中所写的“杨柳依依”,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唐代以后,咏柳诗词名篇迭出,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方明桃花坞”。“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等等。在咏柳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真切动人的,当推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枝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秋时,有个名叫柳下惠的人,他原来不姓柳,因为爱柳才改姓柳,于是他的后代都姓柳了;东晋时的陶渊明,特意在堂屋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溏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后人名之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便自称“柳泉居士”;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将居屋取名为“小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属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就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