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明在古代,是个盛大的节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04:08  东南快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描写清明的诗。

  然而近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在作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指出,学界基本肯定《清明》是一首伪诗,他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也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因为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后来突然冒出来,标的是杜牧(写的),最早的时候不叫《清明》,叫《杏花村》。

  施爱东说,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有的时候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描述上坟悲喜交集的,也有表达游春喜悦的。

  其实,在古代,清明节更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古人在清明时节有很多传统习俗,譬如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总体气氛轻松愉快,而不是很悲怆。

  民间对生死向来有一种流传广泛的旷达观念,认为人出自黄土又归于黄土,只要是尽寿而终,就不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所以,清明节的祭奠,并不是一件真正悲伤的事情,而是完成一个郑重的仪式,表达孝敬和思念之情。北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描写京城游春、野宴、上坟等盛况。在福州也是如此,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等,摆上福州传统祭品“菠菠稞”,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