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直寻觅的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01:42  中国经济时报

  ——读《中国向何处去》有感

  ■许建

  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中国向何处去?总是成为人们思考的中心议题。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第一次中国向何处去问题是由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而引发,第二次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重新提出,第三次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发生于共和国建立的头七年里,第四次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则出现在改革开放前后。长期左倾错误以及十年“文革”的巨大破坏,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人们对于社会如何发展思想模糊。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五次中国向何处去问题提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交替之际,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接踵发生,引起极大思想混乱。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思想认识上的各种观点再次向人们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毫不含糊地对这些干扰人们思想的观点作出了回应。

  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新中国成立后的100年,现代化之于中国,有路却难于抉择。当世界以慨叹的目光,打量这个追赶者60余年砥砺奋发的身影,“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靠什么保证现代化的持续性?靠什么续写“前半程”的辉煌与光荣?在这攸关未来的路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必须做出抉择。

  面对民族的忧虑、国家的困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先生以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经济学家的专业素养提笔报国,铸就《中国向何处去》这么一部鸿篇巨著。全书秉承了作者一贯用数据说话的严谨治学方法,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奇迹作出了阐释,对过去中国现代化一些不足和失误作了深层次分析,评价并比较了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五项重大任务,即推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以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开征财产税,以公平财富防止食利阶级的产生;管住和改革政府,以防止政府权力过强侵蚀GDP中居民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体系。全书不仅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而且极具前瞻性地讨论和回答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怎样调整模式、怎样走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思路借鉴和路径选择。

  首先,在对比中探寻中国现代化最佳路径是本书的首要特点。作者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发展的任务”一章中纵向对比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阐述了每个30年发展的得与失以及矛盾所在、症结所在,指明了哪些矛盾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矛盾问题没解决,新的矛盾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并预见,将来信息化世界将会改变工业化社会的种种问题。在横向对比方面,作者系统分析了东亚有关国家和地区、拉美、印度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并且,通过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道路模式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现代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其次,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本书也是作者治学的又一显著特点。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如果现代化道路选择不当,未来有可能陷入一个发展的“中国陷阱”。比如在谈到公有制问题时,作者强调所谓的去追求生产资料的高度公有制,并不一定会有人民富裕和分配公平的结果……但是这些观点,作者并不是凭空放炮、隔山打牛。全书各种数据统计图表达数百个,通过数据对比、计算、分析,从而使得本书的每个结论都有据可查,真实可信。

  再次,该书在著述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这根红线。本书站在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层面,从经济这个方面切入,同时也广泛涉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充分体现了作者思考的全面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特别是作者能够从民生的角度,对解决住房、土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提出独到的见解,并就这些问题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点而进行极具前瞻的系统阐述和精密论证,实属难得。

  文章合为时而著,《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部40多万字的扛鼎巨著,作者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就火热出炉,书中毫无疑问也难免存有不足之处。比如,有的读者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么宏大的一个命题,作者仅从经济角度、从民生层面展开论述,而对政治、文化、生态、军事、外交等作为一个大国难以回避的重要层面所涉不足提出异议。再如,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制度再造,制度的整体变迁已经完成,那么今后完善设计提升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总而言之,瑕不掩瑜,作者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能够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有力的佐证,并最终根据自己的研究探寻出中国现代化的最佳路径选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