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五省缺电难东送 广东启动错峰用电倒输电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 03: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钟荣

  在四月到来之前,国内连续遭遇两次缺电危机,业内人士对此颇为不安。

  “如果干旱继续,再过1个月,龙滩就将面临停止发电的困境。”看着正前方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的龙滩水电站已降至约340米的水位,该电厂副厂长谌德清苦笑。

  继2009年12月底至今年1月,缺电梦魇击中华中之后,3月份西南五省区市又遭遇缺电之苦。曾经作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的水电大省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市,目前几无能力完成西电东送使命,而目的地广东省3月份被迫启动尘封两年的错峰用电方案。

  “往年云南一直是西电东送主力,但现在反过来了。”云南电网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云南用电缺口最大时超过了30%,但春节期间该公司组织广东倒送电量3.3亿千瓦时,预计3月份将调减云南外送电量12.5亿千瓦时。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解决方案可能是,电力装机容量应高于GDP增速,以让电力供应持有稍许剩余,在电力短缺时期,通过长距离特高压电网驰援“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应该加快,特别是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更应提速”。

  缺电表情

  中电联数据显示,2009年西南五省(市、区)水电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44.7%,部分月份甚至超过了50%,而火电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仅有9.2%。本次旱灾使水电占据极大比重的西南五省区饱受缺电之苦。

  “贵州水电目前日均发电量只能达到1000万千瓦时左右,而正常时期可以达到7000万至1亿千瓦时。”贵州电网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贵州省内电力缺口目前达到300万千瓦,火电企业虽已全力生产但仍不能解除困局,该公司目前正向三峡及香港买电。

  桂冠电力证券部主任丘俊海对记者表示,广西方面虽然电力供应紧张,但仍未到拉闸限电的地步,“以广西为例,虽然来水量较去年减少了50%,但大的水电站基本没有停机,至少会有一台在运行”。

  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8月份西南五省(市、区)水电发电量曾达到306.4亿千瓦时,但是到了今年2月份,该地区水电发电量已经降至95.4亿千瓦时,降幅达68.9%。

  上述贵州电网负责人表示,由于贵州、云南、广西三个水电大省西电东送能力减弱,目前南方电网用电缺口已超过700万千瓦以上。

  作为弥补,华中电网已调出200万千瓦电源支持西南省区,其中100万千瓦电力来自江西、河南火电,100万千瓦由三峡水电输入;南方电网方面,外部则向国家电网增购电力90万千瓦,网内则增加天生桥一级、二级和龙滩发电等企业的发电量。

  “水电出力不足,则可以由火电来弥补。”丘俊海说,该公司旗下的火电厂正在全力生产,所用的贵州煤已上涨了20元-30元/吨。去年,当地的火电企业还处于半停产的状态。

  全力生产的情形在近乎所有的西南火电企业身上上演。以国电集团为例,截至3月28日,国电云南分公司发电量较去年增长近31%,四川分公司则同增20.3%,广西分公司则预计截至4月份即达到全年的60%。

  但广州港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证实,春节前的缺电让各个电厂都已保持了较高库存,故此进口并没有大幅增长,而受干旱未来预测影响,各个煤种价格普涨了10元-15元/吨。

  电源结构待调整

  根据中电联的预计,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在9.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核电1016万千瓦,并网风电3000万千瓦。

  煤炭专家黄腾认为,2009年火电投资额度下降了11.11%,而风电、水电、核电等投资均有所上涨,“估计电源投资中火电比重将继续低于50%,新能源、核电投资比重将继续提高,中国的能源结构将面临更大的调整”。

  在新一轮能源结构的调整中,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将占据更大比例。据悉,中国目前正在对《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整,拟将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提高至7000万千瓦到8000万千瓦;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我国能源使用的15%。

  “未来电源供应保持一个稍许过剩的状态,因为短缺的成本远远高于过剩。”林伯强说,除却加大电源投资比例,智能电网亦应明确建设思路,长距离的特高压电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局部缺电难题。

  事实上,国家电网此前提出的智能电网,已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更强调为“一种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可以把富余的电力在极短时间内送达缺电地区。”国家电网对外连络部新闻处副处长刘心放坦言,建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全国性的电力调配,实现“电力供需的实时调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