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保山水利工程建设不足 旱灾导致损失23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7日 09:43  中国经营报

  彭戈

  保山市,地处滇西。长达200多天的干旱,已经造成646个村48万人、26万头大牲畜出现严重的饮水困难。村民经常要走上10公里去背水。

  一个农业大市,喝不上水的农民们,不得不眼巴巴地看着成片的农作物绝收。旱魃正在一步步摧毁保山市多年苦心积攒下来的经济成就。然而,情况并没见缓解的迹象。

  百年一遇的干旱,使得近年来水利建设欠账问题浮出水面。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已有设施年久失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切的背后是功利性的财政投入导向。

  一线调查FIELD SURVEY

  保山市:一个地方政府的“工程型缺水”

  虽然对旱情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保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万朝伟在看到保山市各地汇总上来的旱灾损失统计数据时,依旧吃了一惊: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18日,保山市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2.97亿元。

  “现在平均每天干旱都会给保山市带来1400万元的经济损失,旱情带来的损失还在继续。保山市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也不过14亿元左右。”言语间,万朝伟眉头紧锁。

  而在距离保山市区120多公里之外的隆阳区芒宽乡空广村,村支书刘志成站在高高的山坡上,面对着大片枯死的甘蔗地不住地发愁:“今年村里的香料烟减产40%,咖啡树至少减产50%以上。甘蔗基本上绝收。大春播种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进行。今年村里的年人均收入至少要减少1000多元。”

  抗旱困局

  3月24日,保山市人大工作人员陈斌一早就赶到同仁街人大的大院里,跟随新一批市人大抗旱工作队前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挂钩的腾冲县五合乡五合村参加抗旱救灾。此前保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已从办公经费里拿出3万元用于五合村抗旱救灾。“2月底我们机关干部还捐了14000多元给村里购买抗旱物资。”陈斌说。

  “保山是干旱极重灾区,财政十分困难,抗旱资金非常紧张。”万朝伟说,从9月下旬开始,保山至今就一直无有效降雨,灾情蔓延的很快。在很多山区和半山区人畜饮水都需要靠运水来供应。“如果5月份还没出现有效降雨的话,保山饮水困难的人口就会突破70万人。仅保障人畜饮水这一块至少就需要5000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保山市设计出市直机关以及驻保山单位定点挂钩支持抗旱救灾的方案。不仅仅要出力,关键是还要出钱。目前已经有463个单位与507个村挂钩,支持抗旱经费近1000万元。“这里面除了单位员工捐助以外,很大一部分是各单位从日常办公经费里挤出来的。”万朝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按照统计,目前保山投入的近2亿元资金中,各级政府投入了1.24亿元,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捐赠为6700万元。“现在是各种办法都在想,只要能筹措到抗旱资金就行。”

  万朝伟表示,虽然保山旱区现在还能保障人畜饮水供应,但现在运水成本不断增加,“有的地方要到10公里以外去拉水。运水成本也越来越高。平均成本达到每立方50元,最高成本达到了每立方70元。”按照保山市水利部门的计算,运水的成本是每天每人1.5元,大牲畜每天每头1.25元。“全市74万人畜缺水,如果按照100天的运水期来算,就需要1.4亿元。”

  除此之外,更大的困境还在于随着库塘蓄水的严重萎缩,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保山市农业局局长张开位表示,春耕的农作物需水量大,而保山有92%是山区地形,很多溪河断流、山泉出水量不断减少。“而山区此前建的小水塘、小水窖在缺乏后援水的情况下,大多已经没有存水。”

  保山市隆阳区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地方政府两头为难: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抗旱减灾方面的能力、财力和物力都在不断地减弱。另一方面灾情损失和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政府后面的抗旱工作越来越难做。”

  欠账的水利建设

  “我所在的乡为了解决一个干旱村的饮水问题,从另外一个乡用管道引水过来,整个工程花了好几十万元。这些钱只是为了解决大旱特殊时期的问题。抗旱的工作要做在平时。等到旱灾发生后,投入再大都是临时掘井。”刘晓伟(化名)是保山市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水管站站长,在他看来,水利建设上的历史欠账是如今旱情损失严重、抗旱成本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晓伟经常下到村里去巡查基层水利设施的养护情况。“你看,这个村有20多公里小水渠,但其中的一半还是过去几十年农民自建的土渠。只有一半是过去几年改造新建的石渠。”2006年,由国家投资,在刘晓伟所在的乡山头修建了一条中型灌渠。刘晓伟表示,中型灌渠在这次旱灾中的作用很大,村里很多支渠都是与它联网,把水源引到干旱的田里。“但是没有改造过的土渠由于渗透性强,流速慢,在引水的过程中,对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着巨大的浪费。”

  “一个村子如果能再投入一两千万元,进行坡改地、路带沟的水利设施改造,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水利体系。这次大旱带来的受灾影响至少要降低六成。”刘晓伟表示。

  从保山层面乃至云南全省层面来看,水利建设的欠账在此次旱情里已经暴露无疑。云南省水利厅的一位人士表示,“在云南省年初举行的抗旱座谈会上,提出了工程型缺水的概念,也就是水利工程建设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上的不足,显得尤为明显。”

  这一点在保山也有充分的反应。据了解,与云南其他地方一样,保障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水利建设项目是“五小”水利工程:小塘坝、小水库、小水渠、小水窖、小水泵。“五小”水利工程直接连接着保山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和生活发挥着巨大的效用。“但在直接面对农村的‘五小’水利工程上,水利建设的欠账很严重。”一位已经退休的保山水利界人士表示。他以小水窖为例进行讲解,“一个标准的小水窖蓄水量是24立方米。在大旱时期,可供一个四口之家饭用200天。在干旱时期发挥的效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保山目前已建的水窖只有8万多个,其中还有2/3是烟草公司为保障烟草灌溉用水而修建的“烟水工程”。“目前保山全市农村需要的小水窖数量的缺口数量至少在9万个以上。”

  百年一遇的大旱,让云南省政府再度将水利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云南省的规划,在2010年~2012年三年中,将建设100件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件山区“五小”水利工程。保山市也抓住这次契机,将自己的水利建设方案在近日上报云南省水利厅。“保山市的规划里除了8件骨干水利工程外,还有‘五小’水利工程项目13万多件,总投资大约需要36亿元。”保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万朝伟表示。

  “这一个数字,其实基本上就是保山在‘五小’水利工程方面的欠账数字。”上述保山市水利界的人士表示。

  资金困结与路径之选

  百年一遇的干旱,让保山多年来水利建设上的欠账问题浮出水面。“其实‘十一五’以来,保山在水利投资上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整个水利投资将近16亿元。规模不小,成效还是很显著的。”保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万朝伟表示。

  影响着这些年保山在水利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关键问题是资金缺乏。“现有的水利建设投资体系,让财政并不雄厚的保山捉襟见肘。”万朝伟表示。保山是一个农业市,工业经济并不发达。保山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全省的十六个市州中排名中等偏下。“国家和省上立项的水利建设项目,一般都需要地方配套一些资金。但保山的财政薄弱,很多时候拿不出配套资金,甚至连项目前期勘测、规划的钱都拿不出来。”

  保山市水利局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针对“五小”水利建设项目,绝大部分都是要求地方来进行投入,他认为以保山的财政实际来看,很难进行。“比如修建一个标准小水窖,修建成本是2500元~3000元。一般是农民出一半,地方政府出一半。如果按照实际需求量来修建,保山的地方财力根本承担不了。”

  在地方政府财力不济的情况下,作为水利建设的直接建设管理部门,水利系统在推动地方水利建设投资方面也深感为难。“2008年市里拨给水利局的办公经费是50万元,2009年是30万元,今年降到了10万元。连我们的办公经费都出现困难,何况在水利建设上?”

  除开水利建设资金的缺乏,在已建的水利设施的维护上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位保山地方水利干部表示这个数字在5%左右。“水利设施‘重修建,轻维护’的情况在国内‘五小’水利工程里很常见。新建的能看到成绩,而维护又花钱,又看不到成绩。”

  摆在保山面前的资金问题几乎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但这场大旱也许能帮助保山解开这个资金困局。

  在此次保山市水利部门向云南省水利厅上报的“五小”水利工程中,保山申请将这些项目列入全省计划,给予立项建设。“如果通过,云南省财政就将会给予巨大的资金支持。”

  万朝伟表示,另一个可行之道,就是在水利改革上继续进行深化。将水利部门无力管、无资金管理的在建水利设施的维护,在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把管理权和收益权释放给民间。

  此前在保山所辖的腾冲,已经有这样的先例。私人将一段河道承包下来,承包人承担河道的维护、加固、清理工作,同时享受河道收益权。“他可以向在此河道捕鱼,或从事鱼类养殖的收取一定的费用。”

  万朝伟表示,地方水利改革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乡村集中供水的收费权就基本已经转让出来。“通过地方水利项目产权明晰化,以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释放给民间。我建你管,只要你管好,可以获得一部分正常的收益。”在万朝伟看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政府的负担和管理成本分解掉一部分。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水利建设上面。

  “这是水利改革的一个大方向,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来完成。”万朝伟表示。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