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外专家献策国际航运论坛上海航运建设应提升“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13:1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石凯峰 报道

  昨天, “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在外滩茂悦大酒店举行。论坛期间,众多国内外航运专家一致认为,上海航运经过多年发展,在货物吞吐量等硬件指标上已跻身世界一流,但在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推动船舶产业结构调整等“软实力”上,与伦敦、纽约等国际著名港口还有差距。

  把中国打造成“航运强国”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助理 孙平

  我国现在虽然可以成为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但还不是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

  国际金融危机给航运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航运市场运力及造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短期内恐难以复苏,“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将是未来几年航运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今年金融机构应该通过船舶出口卖方信贷、买方信贷、付款保函、预付款退款保函等多种手段,帮助船厂争揽订单。

  在支持船舶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方面,我国应积极支持有实力的船舶企业开展并购活动、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该为航运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企业调整运力结构,淘汰老旧船只,调控过剩船型的运力规模,积极开发市场前景好、我国又比较短缺的船型运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尽快渡过目前的困难时期。

  航运企业应积极调整结构

  ■中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 李绍德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作为贸易派生产业的航运业也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冲击.。海运贸易出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航运企业面临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挑战。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逐步复苏,航运市场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航运市场难以回到2003年至2007年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为适应国际经贸形势变化,航运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无疑是重中之重。

  由于船运业也是高风险的行业,面临来自航运安全、航运市场、燃油价格、利率汇率、客户信用等多方面的防线,船运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管控能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尽快建立。

  在优化船队结构方面,航运企业不应过分追求规模的增长而大量订造新船,而应主要通过租赁、购置、联营等方式联合现有资源。

  发展航运金融业势在必行

  ■中国船级社党委书记 孙立成

  目前,上海航运金融业的发展相对于国际公认的航运中心还有一定距离。以船舶融资为例,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船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而这些业务大部分被全球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相比之下,上海在相关领域却涉足较少。原因之一,就是国内与航运相关的保险、银行等一系列机构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航运融资业务不熟,创新产品不丰富,风险控制力相对较弱。因此,如何保证航运资本安全,是做大航运融资市场的关键因素。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