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求解“三农”转型升级新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06:19  浙江日报

  泥泞脚印踩出三农情怀

  3月10日,姚世新首站选择的是三家贫困农户。

  平水镇宋家店村,丁义龙卧病在床。这位46岁的汉子,去年查出身患尿毒症,“顶梁柱”霎时坍塌。儿子只好休学与母亲一起去厂里打工,维持家中病人昂贵的医药费。

  尽管送上了慰问金,但调研组一行心情仍然沉痛。特别是看到一些贫困家庭,孩子付不起学费甚至有失学危险时,姚世新把调研组召集起来商议:能否成立一个“山娃子”助学基金?

  3月16日上午,山区“三农”授信仪式上,“山娃子”助学基金同时成立,首批9名孩子领到助学金。

  “没有与农民血浓于水的情感,很难做好农村金融工作。”但“慈善”并非姚世新和他的同事们此行的终极目的。在走访了平水镇、王坛镇数十家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后,调研组敏锐地发现,农民们创业的渴望正迎来又一轮高潮。

  即将迈过的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一个景象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资本化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农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为农民改变命运提供了契机。

  “农民创业最缺什么?资金!”姚世新说,这让人焦心,也给人信心。

  2002年,35岁的平水镇梅园村村民王坚江,租用了村里44亩土地,开始放养山地竹园鸡。8年后,他的园子里已拥有3万多只存栏鸡,年销售突破500万元,“今年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但都需要钱。”他对调研组成员说。

  广袤的乡村,星罗棋布的专业合作社,宛如农民致富的燎原星火。平水镇剑灶村,绍兴县强健白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强健,三年多来,先后从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200万元贷款。“我想再投入600万元,培育种鸽2.5万对,新建白鸽研究所,带动周边近50户农户养殖白鸽。”

  3月16日的授信仪式上,强健获得了最高300万元的授信额。同他一道获授信的还有45户山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授信最低的只有5万元,但显然,这是一把把开启致富之门的“钥匙”。

  通过“住下来、蹲下去、沉下心”和“同工作、同生活、同讨论”的调研方式,调研组了解了农民的真实想法,记录了详实的发展数据,触摸到了农村这片土地蕴藏的发展潜力,更多的还有对“三农”转型升级新路的破解。

  转型升级关键是求得发展

  10天来,调研组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了县镇村三级干部、农户和中小企业代表对金融支持“三农”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与建议。随着问题浮出水面,发展思路也逐步清晰。

  发展是最好的支持,金融“输血”是当下农村发展最重要的支点,将“三农转型升级”与“自身战略转型”两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同样勾勒出过去数年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轨迹。

  2008年,该行开展“贴近企业、共度时艰、服务经济”专项活动,走访企业1500家,对250家中小企业集中授信100253万元。

  2009年,声势浩大的“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和“三送”活动,走访农户93091户和中小企业12180户,对全县410个行政村逐一上门开展现场集中授信。

  今年年初,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又开展了“真情相伴、合力成长”春风行动,在改制五周年庆典现场,1151户“三农”客户和中小企业获授信23.01亿元。

  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该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三农”的金融立体网络,将自身力量的客户经理和社会力量的金融服务员、支农联络员队伍延伸到了行政村一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区域性风险显现的绍兴县,政府、合作银行、企业“抱团取暖”,共度时艰,成功实施了解困重组,华联三鑫、江龙集团重组后生产经营正常,产销两旺。姚世新在走访成功重组华联三鑫的远东石化时说,“绍兴县的企业家既有智慧又敢于负责,既勤劳又有素养,为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下,绍兴县已经受住了‘抱团取暖’的严峻考验,即将迎来‘点火发展’的新一轮跨越”。

  “‘三农’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是无可置疑的。”姚世新说,但如何对农村金融进行探索创新,走出一条适应“三农”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首选银行”之路,仍是现实课题。

  调研组发现,农民贷款难关键原因还是信用体系的缺失。

  “绍兴县是一个经济强县,基础条件好,金融要围绕经济,要促进经济,进而创造经济,经济是由企业家组成的,要创造信用的机会,想办法来创造、培育企业家。”姚世新说。

  去年,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评定了信用村231个,信用户30818户,授信金额503905万元。今年,一轮更为宏大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正在全面铺开。

  “比如可以探索成立专业的农信担保公司,从机制上真正解决担保难的问题。”10天的调研,让姚世新有了更成熟的想法,“绍兴县块状经济、专业经济比较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农信系统可以搞一些专业化支行,不以地名锁定,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研究块状经济的机构,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近年来,一场从“大”转向“小”,以“小”见“大”的市场定位转型,在全省农信系统发起。事实上,遵循“三农”变革使命的这场定位之变,不仅为信贷支农提供了现实保障,也是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获得迅速成长的一个基本要素。

  “‘做小’不等于不‘做大’,而是不能单纯地‘做大’、盲目地‘做大’。”

  在姚世新看来,浙江农信只能走内涵式、内生型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道路、两场革命”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内涵式就是更加注重内部凝聚力建设、机制建设,把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内生型是更加注重生产力变革,不是搞简单的扩张,而是通过战略转型、科技革命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和最优最强,这方面,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已经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做法。

  “面对未来,我们追求的是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 姚世新说。□李 菲

  ·资 讯·

  “五天不到手续就全办好了”,当众发言让习惯了埋头苦干的蒋卫东感到羞涩,但喜悦不加掩饰地挂在这位绍兴县王坛镇肇湖村农民的脸上,“虽然贷款只有5万元,但今年家中10台织布机生产不愁了。”

  3月16日上午,绍兴县平水镇政府3楼会议室显得拥挤。近50位当地农民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都获得了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的授信。当天,该行举办山区“三农”专场授信,共向县域南部平水、稽东、王坛三个山区镇发放贷款1152万元。

  看着农户们的笑脸,姚世新带头鼓起了掌。正是这位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带队的一次深入调研,促成了此次授信。这是省农信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省政府“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从3月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万名农信干部下基层办实事”活动。作为省农信联社的“当家人”,姚世新身先士卒、轻车简从来到了绍兴县南部偏远山区蹲点,十天十夜,“住下来、蹲下来、沉下心”,“同工作、同生活、同讨论”,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走访基层网点、村“两委”、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企业和重组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客观准确地了解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现状,使全省农信系统更好地推动浙江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