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朴初先生《宁沪列车中作》的“背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00:26  中国经济时报

  ■李传玺

  赵朴初先生这首诗作于1932年初冬。全诗为:“冷意初凝借茗浇,重围袭耳语嘈嘈。空山践约知何日?却向人间味寂寥。”朴老自己认可的《赵朴初韵文集》收入时,仅在诗后注明了诗作的时间。可安徽省著名学者朱洪先生在其所著《赵朴初因缘人生》中却赋予了此诗这样一个故事。“1932年初冬的一天,赵朴初乘火车去南京。坐在烟雾腾腾的三等车厢里,赵朴初一边喝茶驱寒,一边听周围的人唠叨生意经。东北丢失,世道如晦,赵朴初心情十分压抑,此时却空有抱负,听这些人闲扯。”然后他吟出了这首诗。 “回到上海,赵朴初将自己的诗给陈曾寿看,请他指教。”陈曾寿“指教”道:“学佛以解脱为贵,作诗以不解脱、极沾滞为贵。”“你写诗最大的毛病就是带有禅的意念,禅是讲空,讲解脱的,而诗则不同,写诗不要过分把禅的意念搁进去。”听了赵朴初的解释后,陈曾寿说:“开始难免如此。如果写诗带着禅的意念,就要像苏东坡的诗词那样,如同清水稍微加一点盐,恰到好处。”朱洪认为“陈曾寿的话,对赵朴初后来写诗启发很大。自此以后,他吟诗写词作曲,往往出于实际,针砭时弊。”

  陈曾寿何许人也?赵朴老夫人陈邦织的大伯,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张勋复辟时,出任学部侍郎,后为溥仪“皇后”婉容师傅。伪满成立后,任“近侍处长”,陵庙事务总裁等职。工诗词、精书画,诗宗同光体,与陈三立(陈寅恪之父)、陈衍齐名,称“海内三陈”。朱洪书有赵朴初与陈曾寿专节,书中介绍,赵朴老喜欢陈曾寿《苍虬阁诗集》,常常化用,对赵朴老的诗词写作影响很大。但朱洪所说的这个故事却可能于史无据。

  年初看王晖的一篇文史随笔,想到还有一个事例可以给他作补充,便把那书给找了出来。此书叫《伪满宫廷杂忆》,是周君适先生于1980年应四川人民出版社约稿撰写的。我是去年在逛花冲旧书市场翻到那个故事觉得有趣才用一元钱买下来的,现在把它找出来对证了那个事例后,看看书不厚干脆把它读了吧。这一读不要紧,书中主要人物之一就是陈曾寿,他是周君适先生的岳父,一联想,周君适先生不就是赵朴初先生堂连襟。接着,我立即想到朱洪先生所著《赵朴初因缘人生》中关于赵朴老与陈曾寿关系一节。两相一对照,我发觉朱先生出错了。除了上面所说“故事”,朱洪还说,“解放前,陈曾则、陈曾寿、陈曾兄弟都住在上海”,似乎陈曾寿的“苍虬阁”也在上海。

  看周君适的书,得知苍虬阁不在上海,而是陈曾寿在西湖陈庄的书斋。陈是辛亥革命后卜居西湖的,一直住到1925年秋才全家迁居上海。1930年秋季经陈宝琛推荐,已躲到天津的溥仪请陈曾寿担任“皇后”婉容的老师。冬季陈曾寿携眷到天津,然后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才迁回上海,1949年8月病逝。赵朴初《宁沪列车中作》一诗的“1932年初冬”,陈曾寿又在哪儿呢?1931年11月10日溥仪出逃东北,准备成立伪满,11月26日陈曾寿护送婉容去东北。1932年3月14日在伪满成立五天后陈曾寿跑回天津,11月溥仪任命陈曾寿为“内廷局长”,陈回到东北,直到1937年6月被免职迁回北京居住。也就是说,1932年初冬,陈曾寿应该是在天津或在去东北的路上。陈曾寿不仅没有一直住在上海,而朱洪先生关于此首诗引出的那个“故事”可能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或者是其他什么时间发生的事,由于“回忆者”记忆失误而出现的“嫁接”。即使真有此事,陈是赞同溥仪东北“创建”伪满的,怎么可能“欣赏”赵朴初含有对东北丢失局势忧虑的诗呢,而赵朴初又怎么可能会把这首含有如此意味的诗给此人“指教”呢?

  1919年周君适和陈曾寿长女邦巽订婚,第二年起就被陈曾寿带在身边亲自培养,他的回忆应该是可靠的。不要小看了这段史实,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赵朴初的“诗承”与“诗源”。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