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业有进无退 市场化淘汰缘何失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03:31  第一财经日报

  朱李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本是自然的法则,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里也适用于任何商业机构。不过对于国内的基金行业来说,这一铁律暂时还无法生效。

  过去十年,基金行业一直是在一种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发展,不仅进入这一行业需要极奇稀缺的牌照,从其中退出实际上也是受到管制的。

  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中的并购行为仍然屈指可数,仅两宗而已:其一是在去年完成的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另一宗是同在去年完成的嘉实基金香港子公司并购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对于基金公司的股东来说,目前为止要退出他们的投资,形式只有一种,即股权转让,但即使这样也还是要经过行政审批的。

  宝盈基金最近的故事让人们注意到在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的“鸡肋公司”现状堪忧,这种公司如果继续拖下去,损失的终将是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于是,一个老问题再次浮出水面:那些在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的“鸡肋公司”什么时候才会被淘汰?

  目前,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旱涝保收不利新陈代谢

  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是阻碍基金行业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为止,国内基金公司普遍采用按日计提固定管理费的收费模式,虽然在行情好的市场环境中基金公司的收费较私募等行业偏低,但在2008年那种单边下跌的市场中,基金公司以平均百分之六七十的亏损却也仍然可以向持有人提取管理费。据Wind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费收入总额为307亿,较2007年增长了9.77%。亏损仍能赚钱,正是这种收费模式造就了基金行业有别于券商、私募的相对稳定的收益曲线。

  因此,虽然随着放开新产品审批等政策的执行,基金行业内部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但实际上再小的基金公司,只要资产规模达到几十亿元的盈亏平衡线,日子也还是过得下去的。有“生”无死,导致一些规模在一两百亿的中小基金公司小富即安,缺乏斗志,“未老先衰”。

  

  牌照稀缺下的壳资源

  紧俏的牌照也是基金公司“老而不死”的主要原因。

  从2008年民生加银成立以来,到现在为止,证监会已有大约一年半的时间未放行任何新基金公司了。一位律所的律师告诉记者,他的欧洲客户很早就已着手准备在国内组建合资基金公司了,但等待的过程长得出乎他们的意料。

  除了牌照审批节奏缓慢,新基金公司的筹建与发展也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在十余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国内基金行业呈现出初步的“马太效应”,一些拥有品牌优势的基金公司在人才招募、产品发行等方面均享有压倒性的优势,而资源有限的中小基金公司与上述大公司的差距在加速扩大。设立一家新公司,并不必然意味着可以为股东方带来丰厚的回报。

  各种衡量之后,“借壳”依然是各路有意挺进基金行业的资本们的不错选择。因此,这个行业的情况是大基金公司的股权可以卖出天价(如博时基金),而小基金公司的股权同样行情不错。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约有9家基金公司发生股权变更,2009年则有不下5家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在各种股权变更中,外资进入是一个主要趋势。

  基金并购仍然遥远

  如果小基金公司不能破产倒闭,那么它能不能被其他公司并购呢?

  嘉实基金的副总经理李道滨曾表示一家公司的发展有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两种路径,对基金公司来说,如果不能开展并购,仅凭内部发展,后期成立的新公司是无法与老公司竞争的。

  另外,监管部门也并不希望这个行业过于良莠不齐。在2006年,业内曾传说监管部门已着手调研,并希望在参照台湾等地区的基金业先行经验,放开一些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对行业中的“莠”者进行整顿,其中就包括基金公司间的并购。

  不过,短期来看,基金业开展并购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国都证券的基金分析师姚小军表示,虽然单从资金面上来看目前不少大型基金公司都有并购小公司的能力,但基金牌照的稀缺性决定了各家基金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除非是来自股东层面的推动,否则基金并购很难开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