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能松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03:30  第一财经日报

  刘广君

  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改善民生问题部分提到,2009年度“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回顾总理在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2009年工作时有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总理提出“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

  两相比较,发现2009年针对社会保障政府投入比预计少24亿元,增幅降低1%。

  同样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0年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

  将三年数字进行比较,2008年、2009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分别是2491亿、2906亿,2010年拟3185亿,2009年比2008年实际投入增加415亿,增幅16.6%;2010年比2009年拟增加279亿,拟增幅9.6%,增幅放缓。

  我们还不知道2010年的实际数额是多少,会不会如同上年度一样比预计指标有所减少。由此我们不能不产生些许忧虑。

  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表述,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是“4+2”模式,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四大部分,此外还有住房保障和优抚安置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尽管无从查找中央财政资金针对社会保障使用情况的详细分配,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财政支出中该项指标(含就业)的解释是这样的: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改革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农村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事务等,足见其涉及内容之广,每一项都与国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其政治影响和经济作用不容置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9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评价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增加,去年又人均提高10%。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这些成绩与中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是分不开的。

  以养老保险为例。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让企业缴费形成社会统筹,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储蓄,为实现“两个确保”,对发放有困难的省份和地区财政再补差,按照《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09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该年度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37亿元,可见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尚未定型化情况下,现有制度还要靠财政投入来维持。参考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2009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是3%~4%,与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相比偏低。

  有钱好办事,特别是恰逢社会保障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处在定型化阶段,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央财政更应率先垂范,产生引致效应,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伟大使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安全、社会和谐。

  (作者系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副主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