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良做客国际在线访谈摄影记者(孙亚萍)
国际在线专稿(记者 孙亚萍):每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会收到几千份提案,其中大部分会被立案,立案后的每份提案都会得到有关部门的答复和办理。但其中只有几十份提案,因为其建议合理、内容关系重大、调研翔实,而被确定为重点提案,近乎百里挑一。黄少良自从200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连续两年都有两个提案被列入重点提案。
他是怎样一个人?怎样做出这些重大提案?两会期间,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他。
《食品安全法》采纳了他的建议
面前的黄少良,个子不高,典型的南方人面孔,态度随和沉静,回答提问非常认真。2008年,他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尽早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提案》。这份长达十几页的提案,以实际调查的数据和实例,详细列举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解决方案。这是他和他的团队历时3个多月调研的结果。
在这次调研中,黄少良自掏腰包20多万元,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从农业部到卫生部,从广东到海南再到黑龙江,在8个省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在北京一个添加剂市场的调查中,他们发现有100多种添加剂,其中用于面包的就用到几十种。这些添加剂是国家禁止的,添加的量也常常是超标的。
“当时很多人都在争论,食品安全究竟该由谁来管理,但我调研后发现,食品安全管理一个很要害的问题就是多头分段管理。”针对这一要害,黄少良提出无缝隙管理体制,并建议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废除食品免检制度。
2008年全国政协共收到5000多件提案,其中59件被评为重要提案,20件得到中央领导的明确批示,纳入决策议程。黄少良《关于尽早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提案》就是这20件之一。
在提案递交后一个多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将食品安全法草案推迟审议,“我当时就觉得法案推迟审议,应该和设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果然,很快我就两次接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电话,他们详细听取了我的意见,并告知设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建议被采纳。”黄少良说。2009年2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获得通过,同年6月1日起施行。黄少良的努力,对《食品安全法》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