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际利率为负 加息或提前出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22:1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唐 玮 叶 青 北京报道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各项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增长2.7%,距离3%的警戒线仅一步之遥。PPI同比上涨5.4%,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20.7%。

   超过预期的涨幅引发提前加息的猜测,期货暴跌,A股在横盘震荡中向下寻求支撑。

   在各项数据公布的3月11日,国内商品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仅涨0.08%,勉强收红。12日,沪深两市抛压沉重,上证综指以下跌1.24%收盘。

   期货市场上演暴跌。3月11日,沪铜1006主力合约跳空低开,早盘多空双方围绕开盘价展开争夺。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各项数据后,提前加息的传闻迅速散播,午盘后空头突然发力,价格快速下挫,最终以大跌2.05%报收。12日早盘,沪铜仍未止跌,收盘报收59590元/吨,下跌130元/吨。农副产品方面,11日郑糖主力合约1101盘末报收5082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9元/吨,跌幅达3.95%,几近跌停。12日主力合约1101虽探底回升,但最低时到了5020元/吨,击穿年初低点。

   “我们预计扩张性货币政策会逐步退出,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加息,并在二季度重启人民币升值。”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认为。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2月物价对货币政策的总体影响中性。虽然CPI同比涨幅已超过一年定存利率的2.25%,实际利率为负,但并不会导致加息提前,“对于未来加息的预期,我依然认为全年最多加息1次,最可能的时间窗口为6-9月份。”

   各方观点不一,管理层对此更是三缄其口。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还没有过热迹象,CPI涨幅加剧主要是受结构性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影响,特别是春节的影响。全年价格变动充满复杂性。1-2月CPI增幅为2.1%,仍低于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他预期,随着季节好转,季节因素影响会逐渐消失,3月份CPI价格会有所回落。

   央行副行长苏宁被问及此问题时,大打太极,只回答称货币政策调控还很有空间,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但他也提到,物价是考虑调整利率的一个很关键指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