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最关心话题: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08:22  经济日报

  返乡农民工,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岗位;退休老工人,涨了养老金;低保无房户,搬进了新房子;新医改正在推行……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说起去年的民生改善的情况,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姜作勇说,扩大就业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辽宁在去年出台了新一轮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实现了全省实名制就业100万人的目标,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如针对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了贷款担保、财政补助等19个方面的140多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援助工程”,很快就帮助全省2万多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经常到基层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高春芳特别关注农民看病问题。他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让农民开始“病有所医”,希望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建设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刘晓峰认为,缓解“看病难”问题,既要合理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又要增加新的医疗卫生资源,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刘晓峰委员建议,加快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应成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平台。

  如今,辽宁省有8个县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37.8万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领到了基础养老金。对于各地开展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刘健表示,应尽快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制度。

  同时应鼓励民间资本办养老院,探索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李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改革,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铜陵市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应该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向农村延伸,把优质普通中学的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学倾斜,逐步实现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李国璋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他建议,整合城乡职教资源,结合农村人力资源需求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涉农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

  “党和政府已将‘住有所居’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之一,相信经过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说,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应合理使用银行贷款,同时吸引民间资金参与进来。此外,要保证建设质量,面积要合理,管理要跟上,监督要严格。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