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工商联: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财税扶持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07:24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 (记者 苏琳) 全国工商联日前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财税扶持力度的提案》。

  全国工商联认为,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它涵盖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发展林业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林产品供给,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林业企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扶持林业企业就是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

  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有利于做强林业产业。林业产业其原料生产周期长,发展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属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林业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经济林产品产量、竹产量、人造板产量、松香产量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大国。但我国还不是一个林业产业强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扶持林业龙头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方式,可以充分带动引导广大林农按照标准和技术规范培育林木资源,有利于做强以资源培育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有利于做强林业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扶持林业龙头企业,打造各具特色并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点面结合的生态旅游精品线,有利于做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

  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林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兴林富民。我国有5亿多农民生活在山区,“依山脱贫,靠林致富”是他们的迫切愿望。通过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做强林业产业,把43亿亩林地的潜力、4万多种物种资源的潜力和林产品市场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山区林区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可以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分享到林业发展的成果,有效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我国现有25亿亩集体林地,按每户经营50亩计算,可为5000万农户、2.5亿农民提供可靠的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直接从事竹资源培育和竹制品加工经营的农民达到3500多万人,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的农民40%以上收入来自林业。农民不“离土离乡”就能实现脱贫致富,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符合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林业产业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高效循环利用林木资源,在缓解气候变暖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刚性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发展木材高效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以最少的森林资源满足人们的最大需求,从而减少森林采伐。加强木材高效循环利用,增加木材使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能够使更多的碳以木材形式保存下来,从而有效地发挥木材的贮碳库作用。

  鉴于目前国家缺少对于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有效手段,全国工商联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会同发改委、税务局等有关部门,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充分挖掘43亿亩林地和4万个物种资源潜力,统筹考虑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对做强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的重要作用,抓紧研究落实以下扶持政策:

  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林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及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林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及品牌建设等,对林地生态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给予扶持。

  2.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范围和力度。中央财政对林业龙头企业为林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原料林基地建设等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对油茶林、生物能源林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给予补贴;增加企业对海外森林开发专项补助资金额度,对龙头企业海外森林资源开发项目贷款由中央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对于在海外购买或长期租赁林地获取资源的项目给予一定补贴。

  3.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造板、木地板等木材加工产品,松香、松节油等林化产品及中小型林业机械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恢复到15%以上;免征实木地板出口关税;延续以“三剩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实木复合地板免征消费税。38c

  特别推荐:

  

  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会议直播系列

  

  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1e4

  (责任编辑:陈磊)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