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疾呼加大地方融资平台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01:09  经济参考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的论述,在两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许多代表和委员认为,我国政府性债务的风险,主要集中于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大地方融资平台监管刻不容缓。

  两会声音:地方融资乱象已显,潜在风险亟须防范

  “为应对金融危机,出于保增长的需要,地方融资平台在2009年经过了一个‘充气试’的膨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到6万亿元。与此相应的问题和风险已开始显现。”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于小文说。

  于小文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主要有四点:一是负债率过高,二是借款和用款主体不一致,三是多数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具备自偿能力,四是融资平台总体上存在过多、过滥现象,很容易造成政府信用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分析说,一方面,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催生的项目大都是长期投资项目,且投入资金大,如果经济复苏势头不足,将面临较大风险;另一方面,作为主要融资工具的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中扮演了“政策性放贷者”角色,平台偿债风险最终将部分转嫁给商业银行。

  “地方融资平台最大的风险,在于把地方政府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产生的债务信贷化。”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直言。

  建言献策:防风险不宜“急刹车”,健康发展重在规范

  据了解,于小文、徐晓兰等多位委员和代表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向两会递交了提案和议案,呼吁国家研究制定相应措施,整肃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十分必要,但规范不是关掉。”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说,目前地方政府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中所需资金,很大一方面是通过地方债和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融资的方式实现的。一下子关掉地方融资平台将致使隐性风险显性化。

  于小文也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中,地方融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因存在问题而“急刹车”,将引发政府信用危机。她说:“地方融资平台已成为现行体制下地方负债的便捷可行途径,对挖掘用活国有资产潜力,推动国有资产经营市场化都具有特殊意义。”

  由此,沈卫国建议说,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风险控制标准,对地方融资平台“分类处理”,让风险可控的平台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逐步弱化政府的直接投资功能。”徐晓兰委员认为,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探索项目信托、股权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手段从政策层面引导并激活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

  三部委表态:正在制定措施,严格加强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针对代表委员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纷纷做出回应,明确表示将采取相应措施,严格加强监管。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坦言,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确实存在潜在风险。他表示,发改委将对此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将科学安排政府投资,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二是控制新开工项目;三是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从财政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通过综合分析地方的财力状况、承受能力,规范和控制地方融资平台。这其中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财政的偿债机制等。

  央行行长周小川说,从金融机构来讲,主要强调决策程序和风险防范。要从各种参数和监管角度使其能够对于贷款项目的评判、风险权重的安排、土地价值的评估等方面做到合规运行。“对出现不良资产的平台公司,必须严格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按照现行贷款分类标准来进行资产处置。”

  有消息称,由财政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办法最快将于3月底出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