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海代表: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 扶持特色优势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15:20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 程海宏)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年,是青海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国家计划、预算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青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这样说。

  强卫代表说,希望国家从三个方面继续帮助青海发展:

  1.落实好中央关于支持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批准和实施柴达木和三江源综合试验区规划,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尽快落实发达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对抠支援青海藏区工作,使人才帮扶和财力帮扶同步启动。

  2.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时间过半,但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3.在制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和政策时,建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所侧重,不搞“一刀切”,扶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造血”机制。同时,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会上,骆惠宁代表对国家制定下一个十年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应该注意三方面问题:

  一是充分认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战略意义,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高度,对西部地区采取特殊政策。

  二是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问题,对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国家级发展区域实行差别化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是支持艰苦地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增加转移支付,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同步发展。

  同时,骆惠宁提出了4点建议:1.尽快批准木里煤田总体规划;1.根据实际需要,三江源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2万平方公里;3.降低项目建设中省级配套资金的比例。4.青海省准备成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请国家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

  马福海代表在会上指出,去年计划和预算部门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的各项安排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方面有节奏、有力度,在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方面有思路、有办法,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上有目标、有举措,在对西部地区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向上有重点、有倾斜。

  他提出了三点建议:1.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2.在重打项目安排上向西部地区倾斜;3.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