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金华:我们有本质量“秘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 07: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浙江金华:我们有本质量“秘籍”

  本期嘉宾:陈昆忠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市长

  市长看质量

  □本报记者徐建华/文

  一提到金华,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金华火腿。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市长陈昆忠的采访,也就是从金华火腿的质量开始的。

  7年前,有着千年生产历史的金华火腿被央视爆出有质量问题,一度让这个金华人引以为豪的产品,陷入了质量信任危机。经过痛定思痛的反思,如今的金华火腿早已“浴火重生”,完成了凤凰涅槃。陈昆忠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个“安”字其实说的就是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不仅是食品,其他的工业产品、农产品还有日用消费品,都要讲究质量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家考虑的不再是产品“有没有”,而是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要求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

  近年来,不仅是金华火腿,“金华制造”其他产品的质量也是大幅提升。2009年度,金华市产品质量呈现出食品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区域性产品质量稳中有升以及强制性标准产品、名牌产品质量状况良好的三大趋势,其中产品质量指数达到98.19,连续6年保持上升趋势。

  在陈昆忠看来,“金华制造”质量提升的背后,与金华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密不可分。“我们政府有责任确保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陈昆忠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专门提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社会也从质量安全方面有着很多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教训,这一切都促使金华市政府将质量工作看做是头等大事。”

  陈昆忠介绍说,为抓好质量工作,金华市有着自己的质量“秘籍”。这本“秘籍”的招式很多,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有4招:一是制定完善的产品标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树立名优企业和优质产品榜样;四是组织力量,加大督察检查力度。四个招数密切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功夫”。

  在陈昆忠看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毕竟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市场上产品质量安全的确保,需要企业去认真履责。“金华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很多,农产品丰富,政府部门的监管只是一方面,还需要企业的自律和诚信。”他说。

  为了鼓励社会各界重视质量,用正面的力量引导社会、用先进的榜样激励企业,金华市专门推出了市长质量奖,对金华市质量过硬的企业给予奖励。“我们会每年评出一批企业,在大会上公开颁奖。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的氛围,毕竟质量的提升和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陈昆忠说。

  城市名片

  金华古称婺州,地处金衢盆地。金华素有火腿之乡、花卉苗木之乡、百果之乡、浙中粮仓等美称。

  浙江是市场大省,金华则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全市有各类市场400多个,市场总成交额1145.02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义乌农贸城名列中国商品专业市场50强。市场的繁荣为金华带来了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汽摩配、医药化工、五金工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左右,八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9%和80%。《中国质量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