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会带来两个阵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6日 18:0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符永康 刘育英)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会带来两个“阵痛”,一个是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一个是就业。

  6日下午,主题为“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首场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郑新立在回答记者提问作上述表示。

  他说,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一部分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比较严重、消耗比较高的企业被淘汰。就业人员要重新安排,同时加大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增加新投资。但是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将会使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在新台阶上持续、平稳、快速发展。“这个‘阵痛’是值得的。”

  第二个“阵痛”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就业。2009年,中国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比例仅4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按照2008年的数字只有34%,“这两个比例跟发达国家比,太低了。”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吸纳第二产业中由于实行集约化生产而减少的劳动力,吸纳第一产业集约化发展中所富余的劳动力。

  郑新立说,真正把中央提出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仅可以使第一、二产业能朝集约化方向大大前进一步,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