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并购几近收官:有技术才有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6日 12:37  中国经营报

  寇建东

  技术升级篇

  “我们从2007年5月份开始,就进入了战略转型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以我最关心的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3月3日下午,出席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式的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刚刚步出会场,便被媒体层层包围。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正是李书福这次提交的提案之一。但正如他在提案中所表述的那样——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并购沃尔沃是吉利战略转型的另一驱动力。

  收官时刻

  “吉利的童志远最近去了密云,和密云招商局进行了接触。”正当吉利并购沃尔沃项目进入签约前的“静默期”时,有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了童志远的动态。童志远是吉利沃尔沃项目的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沃尔沃的并购工作。

  此时,距媒体之前披露的吉利在2月8日与福特签订正式收购协议的时间,已过去近两个星期,这一备受关注的跨国并购案也到了最后阶段。

  此前不断有消息传出,沃尔沃国产项目将有可能花落北京、天津或东莞。其中,北京的呼声最高。更有报道说,目前,吉利国产沃尔沃基地已经确定落户北京经济开发区南六环,毗邻北京奔驰。

  “听说童总(童志远)最近一直在北京到处转(指找地)?”2月2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与李书福单独聊天时出其不意地问道。李当即一愣,但马上平静下来,说:“都在看,都在看,北京只是其中一个选择。”至于签约时间,李书福同样打起了太极:“我们说的(2010年)第一季度的时间没有变,到时候看公告。”据李透露,现在吉利与福特仍停留在法律文本的最后确认阶段。

  “地点很关键(指沃尔沃国产项目选址),毕竟吉利的收购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了解吉利并购沃尔沃项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计划,3月15日前,吉利必须最终完成选址工作,以便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融资。

  据悉,在吉利沃尔沃国产项目高达18亿元人民币的总资金需求中,北京市政府将以各种形式,承担大部分的出资。并且,还将对此项目的配套商入驻,提供高于开发区一般引资条件的优惠政策。

  借力升级

  事实上,并购沃尔沃正是李书福一手为吉利打造的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思路之一。

  2007年5月,吉利提出战略转型,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李书福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即借助外力完成吉利的制造升级。

  对吉利来说,技术、品牌、人才,都是短板;但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并在国内汽车业这个小圈子里实现。李书福的一剂补药出自2006年,当时吉利出资900万港元把以生产“黑寡妇”出租车成名的英国锰铜公司收至旗下后,李书福正式迈出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步。

  收购锰铜,让吉利有了借船出海的通道。2009年3月,吉利闪电般将澳大利亚DSI公司收入囊中。后者是一家知名的自动变速器公司,这次收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吉利在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不足。长久以来,中国的变速器技术,尤其是自动变速器技术远远落在了世界身后。

  不仅是自动变速器,代表汽车产业未来的新能源核心技术,中国同样缺乏。“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但凭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李书福并没有隐讳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另一个动机,在他看来,福特和沃尔沃这十年来花费上百亿美元研发的新能源技术,将使吉利在最短时间内补齐这块短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