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称继续推进外储全球化经营布局
李彬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2010年,我国外汇净流入压力有可能加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较重。
易纲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更趋稳定,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望进一步好转,外贸出口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可能稳步增加,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同时,由于当前美国、日本等央行的利率均接近于零,欧洲(包括英国)等央行的利率低于我国,跨境套利交易盛行。规模巨大的跨境套利交易推动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明显升值,股市、楼市价格快速上涨,潜在风险加大。由于我国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强,企业和机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根据外汇局公布的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94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1091亿美元。
易纲指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国际收支出现较大波动。2009年第一季度,外汇收支活动放缓,外汇净流入急剧下降;进入第二季度,在国际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国内经济回升以及国内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带动下,外汇净流入规模持续增加。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39万亿美元,较2008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
事实上,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常项目已经开放而资本项目仍部分管制的条件下,一旦市场出现明显的套利机会,很多资本项目交易容易借道经常项目实现跨境套利,正常的贸易和投资企业也会加快财务调整和资产的跨境摆布以规避经济损失。
易纲表示,外汇管理要实现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逐步从“较为依赖审批和核准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重点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逐步从“事前逐笔审核”转为“事后核查和重点查处”;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逐步从“按交易行为和业务性质监管”转为“以经济主体为单位进行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逐步从“事前排查经济主体外汇收支的真实性”转为“事后举证查处违法违规经济主体”;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逐步从“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为“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
此外,易纲还指出,将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采取积极审慎的经营方针,拓展投资渠道,完善多元化投资策略,优化货币和资产摆布,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全球化经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