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肯尼亚追寻郑和遗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4日 02:44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与肯尼亚日前签署联合考古协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秦大树说,除了寻找郑和遗迹,更实质的目的在于找到最早的马迪林城遗址

  钟天阳

  永乐十二年的苏州刘家港,郑和第四次率领船队浩荡出发。这次海航,郑和船队一直到达了麻林国(今肯尼亚马迪林)。

  永乐十三年,麻林国因郑和使团的来访,遣使牵着一只麒麟即长颈鹿来到北京向永乐帝进献。

  600年后的2005年,19岁的肯尼亚少女姆瓦玛卡·沙里夫来到太仓寻根问祖。自称是当年郑和船队水手后裔的她用毛笔写下“我回家了”四个大字。

  2010年2月下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对《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实施合同》举行了签字仪式。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三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项目经费。

  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迪林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

  秦大树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在2005年、2006年两次组织工作组前往肯尼亚的拉穆群岛和马迪林市进行调研,并协助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开展陆上考古发掘和合作研究的工作计划。经过了5年的调查论证,秦大树的小组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拉穆群岛仍居住着中国人后裔,相传他们是郑和船员的后代;其次,拉穆地区是中国古瓷器的仓储之地,在肯尼亚发现的40多处中国古瓷遗址中,拉穆地区是最重要的一个;第三,拉穆群岛的帕泰岛附近海域可能有中国沉船。”

  是否真有郑和沉船?

  肯尼亚拉穆群岛周围有郑和沉船,一直是当地的一个传说。传说大约在600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群岛附近的海域触礁沉没,几十名水手逃生到岸上,在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来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虽然没有文字记载或直接物证证明这些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这是世代相传的家训。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便是验证传说。

  早在2007年6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就派出两位学员到中国接受水下考古中深海潜水和生存技能等培训,现已顺利结业。目前两人正在当地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研究海岸的潮汐变化、海上气温、湿度、何时适合下水等问题,为后续工作展开做准备。

  中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水下考古还没有找到这条船。2005年去当地考察的时候专家鉴定了此前当地从海底打捞出的一块沉船的碎片,结果证实是元代印尼的一条船,与郑和船队无关。

  明代瓷器是否为中国船队商货?

  对于郑和沉船,除了传说外,最有力的佐证就是龙泉窑的瓷器。秦大树说,他们研究发现,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一直到成化年间,曾专门烧制了一批龙泉窑官器。

  现在,全世界龙泉窑作品非常少,龙泉窑官器只有故宫博物院有,南京明代功臣墓中出土的都不是龙泉窑官器。秦大树在肯尼亚早期研究中,发现了明初龙泉窑官器,这很可能是郑和船队带去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证据。

  秦大树说,在古代肯尼亚贵族家中,最值钱的装饰物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瓷器。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中国瓷片。这些瓷器是中国人带来的还是阿拉伯人带来的?会不会和郑和有关?都需要寻找答案。

  最早的麻林国今埋何处?

  秦大树说,寻找郑和历史遗迹并不是此次考察计划主要目的,更重要也更实质的目的是找到最早的马迪林城遗址。

  马迪林城,就是郑和下西洋诸国中的“麻林”国。在《郑和全传》作者郑一钧的描述中,郑和当年路经麻林时,曾收到麒麟作为礼物。中国视麒麟为瑞兽,赋予神秘色彩,据说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朝廷官员们对于非洲贡使游行展示的珍奇动物,“莫不引领快睹,顿足骇鄂,以为稀世之罕闻,中国所未见”。于是,麻林国便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中国的陆上考古人员已经在马迪林周边选择了3个地点作为突破口进行挖掘,探寻9世纪、10世纪时候的马迪林古城。对于考察结果的预计,秦大树的态度很谨慎:“现在虽然找了3个地点来考察挖掘,但考古挖掘是说不准的,是否能找到还不能断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