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黄焕秋,生于1916年7月,广东惠州人。1933年9月就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35年12月积极投身“12·9”爱国学生运动,参加中共领导的“突进社”,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到香港参与筹办达德学院,担任教员兼教务和党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黄焕秋历任中共香港工委青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共香港工委群委书记,中共华南分局青年妇女工作组组长、青委书记。建国初期任青年团华南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华南团校校长等职。1953年8月起,黄焕秋历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顾问、中山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山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等职(期间曾任暨南大学教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92年3月离休。
中山大学西区某宿舍楼1001号,悲伤又平静。今年元宵凌晨,中山大学原校长黄焕秋与世长辞,享年94岁。
这是他的家,照片已挂在墙上。照片上的他淡定安闲。儿媳宋蔚鸿陪伴着黄焕秋夫人张杰———一位面露淡淡哀愁的老人平静地坐着。共事过的老同志都来了。
也许此刻,他正在另一个世界,续写着他的家国梦想、事业情怀。
爱才者
千里追回教授传为佳话
曾与他共事的许锡挥说:“无论在多动荡的年代,焕秋同志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知识分子,减轻对他们的不公正对待。”
许锡挥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故事。彼时,冯乃超先生任学校党委第一书记,黄焕秋任教务长。中大著名化学家徐贤恭先生因曾为当过国民党特务的亲戚提供过住宿而遭到公安部门审查。追查行为让徐先生委屈而恼火,便一气之下离开了中大到武汉大学任教。“冯乃超和黄焕秋知道后,立即前往武汉大学,把徐教授请回了中大,这件事也被传为佳话。”
一位白发老人发话了。她是罗畹华,在中大任人事处长多年。“焕秋同志任人唯贤,我最有体会。”罗畹华回忆,文革期间,中大外语系的日语、德语、法语老师都流失到了广东外语学院。浩劫过后,校长李嘉人和黄焕秋为复办外语系,发动了一切关系。
罗畹华将找寻日语老师的故事娓娓道来:“文革后,在焕秋同志等人的努力下,学校终于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找到了一名精通日语的关先生;此外,焕秋同志想到他好友的妻子潘老师是中日混血儿,日语口语相当好,这两人都让他们觉得很合适。”
但,关先生受过审查,潘老师没有大学学历。“录用与否,学校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可焕秋同志他们还是坚持要了人。”罗畹华说,重业务表现,轻政治历史,大胆搜罗有能力者是黄焕秋的一贯作风。
黄焕秋同志执掌中大期间是中大历史上快速发展的时期之一。他的胸怀、眼光、对人才的渴望,让中大人享受着学校的温暖、平和、公平和美好。离休后,他仍热心学校教育事业。中大人说,从老人身上,总能深刻读出何为对学校难以割舍的情感。
改革者
率先组团赴美成为中国高校第一
在老校长家的长椅上,中山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行政学泰斗夏书章教授静静坐了很久。老同志们都在回忆着老校长生平的故事,夏老仔细聆听,若有所思。
“故事太多了!”共事多年,夏书章百感交集,在他看来,黄焕秋是“革命的教育家,教育的革命家”。
1946年,黄焕秋到香港参与筹办为党组织培养干部的达德学院;1953年起,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文教战线上,为文革后中大文理学科的恢复和完善作出卓越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黄焕秋的又一个“壮举”在中大校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夏书章回忆说,改革开放后黄焕秋先后率团到香港高校和美国高校交流,让中大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首个与美国高校有往来的高校;后来,他还组团前往加拿大等地,与名校进行校际交流活动,让中大的视野更加开阔。
好男人
从未和妻子红过脸吵过架
这几天,黄家客人不断,若黄老生前。每当有人来,夫人张杰定会礼貌地迎上去,紧紧地握住他们的双手。来者轻轻送上问候,再深深鞠躬,用最简朴的方式送着逝者。
谈起丈夫,张杰说,这辈子,他们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夫妻相敬如宾。同时,黄焕秋是一个大爱之人,以至于他从教数十年,几乎未放过寒暑假。
“年轻时,孩子还小,那时候就常有老师找他谈心。”张杰说,每当这时,她就会领着孩子在家门外等待:“饭菜做好了,远远看到他的身影,以为要来了,有时候又突然走过来一个老师要和他谈心。”又是一个小时,饭菜都凉了。张杰说,她早已习惯如此。只是,这一回,再等他也不会回来了。
黄焕秋夫妇育有二子五女,多数从教,且甚有成就。大儿媳宋蔚鸿也是中大教师,她说:“他是慈祥的长者,从没感觉到他有什么架子,对后辈关爱有加。”
1月15日,黄焕秋因气喘住进了ICU病房。需照料家里的儿媳宋蔚鸿没想到10多天前对老人的探望竟是最后一面。“他只是嘱咐我,让孩子好好念书。”这孩子是黄焕秋的长孙女,如今在美国深造。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曹斯
通讯员王丽霞
统筹:梅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