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炼: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变与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00:21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肖炼

  白宫为何违背中美互信原则

  2009年,奥巴马访华结束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为未来几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定下基调,指明方向:强调“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强调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导两国关系的重要文件;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经济合作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奥巴马说,“一国的成功并不一定要以另一国为代价”。“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的实力上升能够成为国际社会的一支力量”。作为回报,中方“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

  奥巴马访华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奥巴马说,美中关系不再涉及美国和中国,而关系到世界其他国家。“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从气候变化、核扩散,再到经济复苏。21世纪的重要挑战涉及美、中两国,都不能通过单独行动加以应对”。(美国《时代周刊》2009.11.18)

  客观上讲,奥巴马访华表明,奥巴马政府是美国历史上对华比较友好的政府,也是对美中关系比较重视的总统。但是,奥巴马回国后受到美国反华势力批评,他们认为奥巴马访华给了北京面子,却没有得到中国的回报,美国主张对华强硬的势力上升。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可能结束,美国国内对华的极右势力上升。“对台军售问题”、“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碳排放问题”、“碳关税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将陆续复出。

  尽管中美政治、经济交流较好,但军事交流较差,双边互信度不高。奥巴马在北京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回国后又重谈“与台湾关系法”。美国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改善表示欢迎,但却要控制“知情权”。最近,白宫不顾中国的坚决反对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并会见达赖喇嘛。奥巴马政府的这些做法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也违背了奥巴马访华时与中国政府达成的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的基本原则,如果奥巴马政府不能停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将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投下阴影。

  与共和党政府不同,民主党政府更加强调保护美国的弱势产业,而非自由贸易;强调社会福利(医保),而非自由竞争;强调气候变化,而非传统产业。这些因素将决定未来奥巴马领导下的美中关系与布什领导下的美中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中美之间不容回避的四个经济问题

  展望未来中美经济关系发展,以下几个问题是不能忽视和回避的:一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二是贸易平衡问题;三是气候变化问题;四是知识产权问题。中美双方要从战略的高度妥善处理。

  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通过外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问题应该通过主权国家的法律和市场机制解决,而非他国的压力所能解决。中国人民币汇率迟早要走国际化道路,使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的货币地位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使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储备等方面的功能有所体现。

  在贸易平衡问题上,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亚洲国家将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通过转口贸易记到中国头上;从另一个角度讲,美国在海外直接投资(FDI)所带来的间接贸易是美国直接商品贸易的2倍,美国是顺差国,因此,美国在贸易平衡问题上没有权力对中国说三道四。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发达国家主张将双轨合并为一轨,另起炉灶。中国认为,发达国家要接受“三可标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发展中国家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援助的条件下可接受“三可标准”。发展中国家自愿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标准”。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两国应该共同合作,为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做出贡献。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中美应该遵循下述原则:一是处理好维护国家利益和承担国际义务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做“负责任的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二是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保持市场竞争之间保持平衡;三是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垄断)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保持平衡。

  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美国应该清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建立未来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条件。美国应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作为中国帮助这些国家缓解流动性短缺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却接受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资金,既自相矛盾,又不利于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未来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

  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感到经济压力:英国崛起时只有几千万人,美国崛起时不到1亿人,中国崛起有13亿人,如果中国人过美国人的生活,对全球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世界资源难以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感到政治压力:中国发展模式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受到质疑,西方的制度优势和制度霸权受到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证明,美国特色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二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只能取长补短,不能照搬照抄。

  美国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问题。

  中美在处理两国双边关系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如何处理全球多边问题上的合作还不成熟,这也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G20多边合作,承担与中国国力相符的经济责任和义务,谢绝与国力不相符的经济责任和义务。在西方7国集团内部,美国与其他6国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中国应该持“中立的态度”;在西方7国集团与非7国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中国应该“不当头”;在与非7国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中国应该“团结大多数”。

  世界格局中的博弈

  未来世界格局变动和重新洗牌,将取决于以下国家(国家集团)的搏弈:

  1)西方7国集团内部美国与其他6国之间的搏弈;

  2)西方7国集团与非7国集团之间的搏弈;

  3)非7国集团之间的搏弈;

  4)金砖4国之间的搏弈;

  5)G2之间的搏弈(中国否认G2政治概念);

  6)G3(中美欧)之间的搏弈;

  7)G4(中美欧日)之间的搏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