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通知,2009年5月8日,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从成品油价改一年来的效果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发挥炼油企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不断接受着市场的检验,仍需不断评估、完善。
成品油调价频率明显加快价改市场化方向取得进展
自2008年年底成品油价改推行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调整了9次,其中5次上调,4次下调。而2006年、2007年,油价总共调节了4次,价改以来,国内油价调节频率明显加快,调价呈现常态化。调价频率的加快是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机制的表现,也说明政府在推动成品油价改市场化方向的决心。另外,新的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中施行“最高批零价格”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定价自主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表示,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坚持了“市场化”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改革方向,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该机制引入更多竞争因素,向更加合理的市场定价规则迈进一步。
从几次调价后市场表现来看,价改的市场化效果有所体现。去年6月份国家根据调价准则先后两次上调汽柴油最高批零价格,调价后不久,市场上各地主营单位根据供大于需的状况重新制定价格策略,汽柴油实际批发价格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各地加油站也先后开始“价格战”,相继推出了各种降价促销手段。而11月9日发布上调价格通知以来,由于需求低迷,市场上类似的促销行为再次出现,据东方油气网数据,目前国内不少重点城市监测的汽柴油实际批发价格与国家规定的最高批发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价差。市场主营单位下调汽柴油实际批零价格,并展开促销行为,表明在国家最高限价管理下,市场机制已开始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成品油并非每月一开“调价窗”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所谓“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是指在计算中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取某日此前最近的22个工作日的原油价格数据,求和后进行算术或加权平均,得出当天的“移动平均值”。邓郁松说,若此值与上一次调价时的值相比正负幅度突破4%,则达到调价条件,当然,是否发布调价通知仍由发展改革委权衡多种因素后来决定。
然而,部分市场主体却没有完全领会该规定中的“22个工作日”的意思,并产生“22个工作日+4个双休日”的一个月的固定调价周期的误解 , 并 由 此 产 生 所 谓 的 “ 调 价 窗口”,在实际经营中,部分机构与业者也以此来推断发展改革委的调价动作。除了发展改革委会灵活控制调价出台时机外,这种误会也是市场质疑“国际油价动、国内成品油价不动”的原因之一。
不过,“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的确会产生“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成品油价却上涨”的尴尬局面。移动平均算法能有效过滤掉实际价格曲线中的剧烈波动因素,也能够追踪价格趋势。但是移动平均线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实际价格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移动平均线反映的依然是此前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行动往往过于迟缓,且算法间隔越长,滞后越强。等移动平均线发出反转信号时,实际价格掉头的深度已经很大了,依此调价容易引起市场对调价滞后的质疑。邓郁松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调价稍显滞后。他建议在掌握调价幅度的情况下,成品油调价频率可以适当加快,这也是价改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另外,合理的频率与幅度也可以抑制市场上无风险的套利囤货行为。
成品油价格机制仍需继续完善
尽管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改取得明显进展,但尚存缺憾,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成品油调价基准原油品种尚不能客观反映当前我国原油的来源构成。《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我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考虑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息旺能源有关分析师表示,其中的“国际市场原油”即英国布伦特、中东迪拜及印度尼西亚的辛塔三个原油品种,这也是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基准原油品种。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考量并将国际原油纳入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成品油价格朝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必然,但有市场人士也指出,国内成品油原料原油约有一半来自国内,完全参考国外原油品种来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略失科学性,相关部门在成品油价格的制定办法中,应考量国内自产原油。
此外,现行的调价机制比较机械,调价时没有考虑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去年以来,国内成品油需求不见明显放量,柴油需求一直比较低迷,而尽管汽车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汽油需求,但相对于较大原油加工量,供给仍显过剩,全年全社会成品油库存保持在历史高位波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我国共进口成品油3366万吨,同比下降5 .0%;出口成品油2136万吨,同比增长41.6%。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表示,既然是与国际原油间接联动,调价机制中就应该考虑到国内供求关系。
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逐步推进的,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市场竞争尚不充分,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成品油价格仍需政府适当管理。邓郁松表示,现行成品油价格调整方案仍是过渡方案,仍需改革完善。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方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逐步市场化,长远来看,成品油价格终将会放开,由市场竞争形成,而这也要求在定价机制进一步改革的同时也要推进成品油流通体制的改革,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的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