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遭遇50年一遇旱情 3月将进行人工降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7日 13:31  中国广播网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省内将有春、夏、伏旱发生广元绵阳巴中首次被纳入人工增雨作业区域。

  暖和,成了四川人对2009年冬天的第一印象。去年12月1日至今年2月24日,省内大部冬温普遍偏高1℃以上,大大超过了偏高≥0.5℃即为暖冬的标准。立春以来,暖冬已经转化成干旱。省气象局预测,今年省内将有春、夏、伏旱发生。昨日,省政府召开飞机人工增雨协调会,进行了今年抗旱的部署。

  50年一遇秋旱连着冬干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张世林说,四川正经历“50年一遇”的秋旱连冬干气候状况,四川东部地区的情况尤为严重。截至今年2月20日,全国共有包括我省东部地区在内的5336万亩耕地正在受旱。入春以来,整个西南地区的旱情发展更加强烈、受灾面积扩大。我省整体处于干旱区,部分区域已达到中等干旱。

  自2009年11月上旬至2010年2月24日,今冬的103天,四川大部分地方有长达80天以上的日子“颗雨无降”。盆地中部丘区和盆西、盆西北无雨日在80-90天;而川西高山高原和川西山地无雨日超过了100天。根据全省测量站反映的数据,省内各地的冬干区偏干程度各异,但发展趋势普遍呈加重态势。

  人工降雨增加作业区域

  为应对干旱,气象部门3月将拿起“人工降雨”这一“利器”。从2007年起,我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就由应急性转为了常年资源性作业。今年,我省飞机人工降雨的作业区域得到增加,由10个增加为13个,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公里。其中,广元、绵阳、巴中的北部边远地区也首次被纳入了人工增雨作业区域。这使得整个盆地都成为了人工增雨区域。在降雨催化剂的使用上,今年将开始由往年的单一使用液氮,变为液氮和碘化银综合使用。

  及时反应打湿每一朵云

  据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今年我省将有春、夏、伏旱发生,农业旱象已经显露。省气象台

  和省人影办相关技术人员将组成专家组,及时捕捉有利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制作发布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专题预报。同时,今年省气象局将为人影指挥中心更新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信息传输系统,实现全省110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56个自动观测站及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信息资料全汇总在省人影中心,保障作业信息畅通和及时反应。

  由于我省地形复杂,影响天气系统多,造成对作业机会的捕捉和把握难度很大,往往需要在最后的一两个小时甚至最后半小时才能确定催化作业飞行方案。为了应付春旱,今年气象系统将抓住机会打湿旱区出现的每一朵云。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